福建厦门我省水稻多基因编辑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日前,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承担的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项目“水稻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创新及应用”进行验收。记者从验收会上获悉,该项目在水稻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创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开发了一套高效多基因编辑体系,构建了高效精准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方法,建立了水稻单倍体诱导技术体系和基于分子标记的多基因聚合育种技术体系。其中,高效多基因编辑体系为重大突破,目前正在申报发明专利。与转基因技术需要导入外源基因不同,基因编辑是通过一把特殊的“剪刀”,对生物体内部基因进行定向修饰,从而高效地改变其性状。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育种领域。但传统基因编辑技术可同时编辑的基因数量有限,效率较低。此套技术可同时编辑*到**个基因,且单位点突变频率高达**%至***%,*位点同时突变频率大于**%,**位点同时突变频率大于**%。利用该技术体系,可实现多种优良性状批量聚合在一个育种材料中,大大提高了基因编辑效率。项目组利用高效多基因编辑体系,对“福恢***”“福香占”“闽龙*号”等自主选育品种的生育期、株高、穗型、粒型等农艺性状进行改良,获得了一批多性状聚合的水稻优异育种材料,为后续精准选育水稻新品种奠定了基础。据悉,该项目在开展期间,共创制水稻新材料***份,其中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的材料共**份。此外,项目组育成了**个米质达部颁二级标准的水稻品种并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其中的“荃优***”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年至****年,育成的优质稻品种累计推广***.**万亩。专家组在听取专题研究工作汇报、审阅相关资料、审核经费使用情况后,经质询和充分讨论,一致同意通过结题验收。福建农林大学、厦门大学、三明市农科院、福建省******为该项目合作单位。(记者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