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优秀乡土人才风采录】李年根:让非遗竹编手艺活起来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一位小小篾匠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络达人---他就是洞村乡村民李年根。作为市级非遗竹编第五代传人,李年根紧跟时代及市场需求,让古老的竹编手艺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并不断推陈创新和发挥乡土人才带领技艺传承、推动更多的“指尖工艺”转化为“指尖效益”“小康力量”,带富一方百姓。 传统意义上的竹编制品是一些不起眼的家用产品,但也需要经过选材、破篾、染色、编织、装附件……等多种工序,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是保证竹编产品得到社会认可的基础。 市级非遗项目洞村竹编第五代传人李年根:编织这个篮子的材料有好多种,这个篮子的做法,全部把它做成功的做法,有*、*种的做法组合在一起……我们要把这个篮子做成功做好,一定要有一个多月,**多天。 正是有着老手艺做基础,与传统竹编产品主要为紧贴生产生活的实用工具不同,李年根这里却将竹编“玩”出了不一样的新花样,提篮、果盘、行李箱、花瓶、人物画像、书画作品……带有实用性但更多是偏向工艺品性质的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市级非遗项目洞村竹编第五代传人李年根:我已经做了**多年了,只要你们能想得到的东西,我就能做得出来,经过我们的老手艺做出来的东西,只要你们喜欢,我就高兴了。 除了表现主题的创新之外,李年根还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创新宣传推荐模式,为竹编产品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从****年开始,李年根组建了短视频制作团队,以“非遗”“乡愁”“亲情”为关键词,精心策划制作了一批短视频,在扩大销售渠道的同时,让原本沉睡的非遗老手艺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市级非遗项目洞村竹编第五代传人李年根:网络时代对我们帮助很大,原来我们在农村做一个作品,篮子、畚箕、簸箕,我们都要用扁担挑到街上去卖,现在我们是坐在家里赚钱。 为赋予传统手工艺才更多传承下去的动力和载体,近年来,李年根多次走进新余、分宜及周边学校、村组,为学生和当地村民讲解竹编技艺,通过技艺展示、现场互动等形式,让当地学生和村民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市级非遗项目洞村竹编第五代传人李年根:在我的心目中,就想我们家乡把这个手艺发扬光大,要人人会做一点。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