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沪宁沿江高铁通车 常熟站(北厅)投用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沪宁沿江高铁通车暨常熟站(北厅)投用仪式举行。市委书记周勤第,市委副书记、市长秦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国,市政协主席沈晓东,苏州站副站长陈黎出席仪式。
秦猛致辞说,****年*月*日,随着沪苏通铁路通车、常熟站投用,常熟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三年来,铁路给常熟带来了巨大变化,不仅开启了新的出行方式,也缩短了与周边的时空距离,更成为助推常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万人通过铁路来往于常熟,促进了常熟工业更加兴旺、商贸更加便利、旅游更加繁荣。沪宁沿江高铁的投入运营,标志着常熟已全面融入了“沪宁*小时高铁圈”,交通能级得到进一步提升,将助力常熟交通加速“破圈”;为苏州市域一体化(常熟)融合创新区建设和汽车、新能源、声学等产业创新集群打造带来了新机遇,将助力常熟产业加速“入圈”;不仅让常熟市民有更多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出行选择,也让许多仰慕常熟已久的他乡旅客有了来到常熟的可能,将助力常熟文旅加速“出圈”。
秦猛要求,要全力推动通苏嘉甬铁路、苏州轨道交通**号线、如通苏湖城际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完善“环射衔接”快速路网,积极打通与周边市(区)的“交通链接”,更加密切常熟与上海、南京、杭州乃至更广阔地区的联系,不断丰富“两个一小时,四个半小时”的内涵,全力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出行需求,让常熟的交通区位优势更加凸显。要以“交通破圈”赋能“产业入圈”,通过深化产业协作、创新协同、资源共享等方式,推动更广范围尤其是长江沿岸的产业、创新、人才等资源在常熟集聚,助力中新昆承湖园区、数字科技新城、“苏州·中国声谷”等“南园、中城、北谷”三大“创新核”做大做强,切实推动常熟成为优质项目的承载地、优秀人才的集聚地和创新创业的首选地,在全面融入沿江产业带和高铁经济带中赢得更多发展机遇。要持续擦亮“一城山水、自在生活”旅游品牌,进一步完善文旅“硬环境”,更大力度优化“软服务”,促进自然风光、千年文化与现代旅游深层次融合,切实构建“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旅游格局,真正让旅客“来了还想来”。希望铁路运营单位和相关部门板块同向发力,共同把这座现代化车站管好用好,将其打造成为展示城市文明开放形象的“新窗口”。
沪宁沿江高铁是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的骨干线路,正线全长***.*公里,设计时速***公里,设南京南、句容、金坛、武进、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座车站,在太仓站经沪苏通线接入上海枢纽。沪宁沿江高铁在常熟境内与沪苏通铁路基本并行,全长约**公里,全部采用高架形式建设。
常熟站(北厅)与沪苏通常熟站并站设置,在既有沪苏通站房基础上向北扩建而成,主体一层,局部两层。常熟站(北厅)外观延续“七溪流水、波光粼粼”的设计理念,北侧进站大厅采用现代城市剪影,与南侧常熟古画长卷形成呼应,展现城市发展成就;吊顶部分采用“鱼”造型装饰,与沪苏通“稻穗”造型相呼应,寓意鱼米之乡;候车大厅立柱延续透景月亮窗造型,以常熟标志性建筑为背景,内嵌二十四节气手绘图,充分展现了常熟特色风土人情。目前,常熟站南北候车室已贯通,站房总面积达到*.*万平方米,最高可同时容纳****人。常熟站总规模为*台*线,新增*A、*B两个检票口,沪宁沿江高铁与沪苏通铁路共用*A、*B检票口,并增设了站内换乘通道。开通运行后,常熟到达南京的时间由原来的*小时大幅缩短至*小时左右。运营初期,铁路部门安排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对,后期将根据客流需求进一步优化完善列车开行方案,未来将增加直达北京、广州、昆明、长沙、哈尔滨等城市班次。
市领导潘志嘉、张建强、史纲、邓国华出席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