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吉林关于吉林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吉林市南三道加气站危废暂存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拟审批意见的公示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吉林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分局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拟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年**月*日我局******吉林市南三道加气站危废暂存间建设项目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年**月*日-****年**月*日(*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吉林市高新区深圳街*号火炬大厦****室 邮编:******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环评机构项目概况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吉林市南三道加气站危废暂存间建设项目吉林省吉林市长吉高速公路引线出口迎宾大路南***************一、该项目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长吉高速公路引线出口迎宾大路南***米处。项目中心地理坐标经度:***度**分**.***秒,纬度:**度**分**.***秒。项目用地性质为公共设施用地。企业因环评文件编制较早,且编制过程中未对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等环节进行分析评价,同时结合企业天然气气源的变化,致使危险废物产生量增大,因此,本项目结合企业实际运行现状,进一步对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和贮存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该项目主要建设企业的危废暂存间,设在企业压缩机房东北角,顶部设有活性炭吸附装置,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后通过**米排气筒排放。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占总投资比例为**%。*、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严格落实施工期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使施工期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产生的环境影响可控,确保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相关标准要求。*、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废气的排放。项目危废暂存间内的废气须经集气装置收集,经由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m排气筒(DA***)排放,确保废气中的非甲烷总烃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表*相关要求,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表*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严格厂界无组织气体管控。确保厂界非甲烷总烃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表*相关要求。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表*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坚持“节约用水、清污分流、一水多用”的原则,本项目为危险废物的储存,无生产废水且项目不新增员工,无生活污水。禁止私设排污口,禁止使用明沟、暗渠和渗井排放废水,禁止雨污混排,防止污染地表水体。*、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噪声污染依托现有基础减震和厂房隔声等措施,出车车辆加强管控,确保厂界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类标准要求。*、严格落实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项目须严格执行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规范化设置要求,地面须进行基础防渗,防渗层为至少 *mm 厚高密度聚乙烯膜等人工防渗材料(渗透系数不大于**-**cm/s),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废液收集桶下方采用废液收集托盘对渗漏液进行收集;四周设置裙脚,一旦废液泄漏能够有效阻挡在危废暂存间内,不会泄漏到外环境。*、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处理、处置,做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防止产生二次污染。项目产生的废活性炭须委托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其收集、储存和转移措施必须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等国家有关规定要求。*、严格落实总量控制要求。按照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明确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审核有关事宜的复函》要求。经核定,该项目污染物产生总量为:VOCS*.******t/a。*、强化全厂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和应急防控措施,提高事故风险防范和污染控制能力。项目须及时修订完善全厂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应急预案,并到生态环境部门进行备案;按要求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并掌握预案内容、应急处置程序等相关要求,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防止发生由于管理问题造成的次生环境污染。*、完善并落实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项目须严格按照报告提出的环境管理要求和《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相关要求,确定企业的监测计划,确保各项污染物排放能够满足排放标准要求。**、在项目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加强宣传与沟通工作,及时解决公众提出的合理环境诉求。定期发布环境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EndFragment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