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冷竹笋化身村民绿色“提款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乡镇动态“周书记,明天也要来我家收笋子噢!”村民罗大爷乐呵呵地向着前来收笋的村支书周泽轩挥手道别。目前正是沙湾区沙湾镇二峨山村冷竹笋收获的季节,而每天开着皮卡车穿梭于各个村民家收笋和在加工厂烘笋成为了二峨山村党总支书记周泽轩和同事们的日常。二峨山村地处高山,粮田少、林地多,曾经的农户们光靠种植树木效益很差,许多村民不得已选择远离家乡外出务工。****年,二峨山村的村干部们经过多方考察学习,决定在村里发展高山冷竹笋产业。独特的高山地理环境尤其适宜冷竹笋的生长,使得这里的竹笋味道鲜美、营养也更丰富,在市场上广受消费者青睐。
由于冷竹笋的管理简单粗放,技术含量不高,平时不用过多的管护,只有在采摘期才需要大量人工,因此,冷竹笋成为了二峨山村的主导产业,外出务工的村民们纷纷回乡紧跟村集体经济的步伐,加入种植冷竹笋的队伍,而成熟后的冷竹笋由村集体经济统一收购,更是大大解决了村民们的后顾之忧。今年,村集体经济和农户们共同种植的冷竹笋已有****余亩。深秋的清晨,云雾弥漫着二峨山,村民徐成富背上背篓早早地便来到竹林开启了他新一天的采笋工作。徐成富熟练地在林间穿梭,他指着竹林里一根根破土而出的鲜嫩竹笋,满心欢喜地向记者介绍着,最近天气潮湿多雨,自家的竹笋长势好个头均匀,全部卖完能有*万多元,这是他以前种树时想都不敢想的收入。据二峨山村党总支书记周泽轩介绍,今年立秋以来雨水充沛,让冷竹笋的产量相较去年增长了一倍,预计将突破***吨,收益达到***万元左右。谈及冷竹笋的销路,周泽轩并不愁,他表示从传统的本地线下售卖到如今通过电商平台已陆续销往了外地的千家万户。除此之外,每年在冷竹笋收获期间,村上便会雇佣***余名村民来进行采摘、剥笋、分选、清洗等工作,每天每人还能有上百元左右的收入,在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的同时,也带动了村民的增收。
记者了解到,为了提升生产能力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二峨山村在****年建起了竹笋加工厂,部分没有及时销售出去的鲜竹笋便会制成干笋进行售卖,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竹笋保鲜仓储的问题,更是丰富了高山冷竹笋品类,提高了收益。“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即食手剥笋和泡笋等相关产品,争取尽快打通二峨山冷竹笋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将冷竹笋的收益最大化实现,擦亮‘云上峨岭’品牌,从而拓宽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以产业振兴助力我们的乡村振兴。”周泽轩自信满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