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重拳出击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年*月**日,中央纪委和国家监委联手以《记者观察》的形式发出强烈信号:推进招投标领域系统治理。为什么对招投标领域出拳?因为工程建设资金高度密集、涉及专业多而复杂、审批权力集中等特点,一直是腐败问题的高发地带。一、工程招标投标领域存在腐败问题的表现形式 *、相互勾结、围标串标; *、设置门槛、量身定制; *、滥用职权、人为干预; *、明招暗定、结盟陪标; *、虚假招标、定向邀标; *、违规评标、故意泄密。 以上各种形式招标问题,如果不深入调查研究,表面上风平浪静地进行所谓的招标评标,实际上背后暗流涌动、相互勾结带来各种形式的贪污腐败,与我国《招投标法》背道而驰,严重破坏了招投标领域的公正公平的环境。二、招投标的发展史和利弊分析 *、设置标底法:招标单位自行或委托有资质能力的单位编制合理的标底价,在技术标评分相同的情况下,谁报价越接近标底谁中标。弊端分析如下: *.* 投标单位负责人和标底编制人员对外泄露标底; *.* 非私营企业或个人投资项目,中标单位可以故意提高标底价。 *、合理低价法:这个办法设置的初衷是降低工程建设投资,然而因为“合理”这个标准很难定义和把握,实际在对标书评审过程中,直接变为最低价中标。弊端分析如下: *.* 有的企业为了中标,不惜成本降价投标,甚至低于最低成本价。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扯皮现象,严重的可以造成工程烂尾; *.* 施工过程中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办理所谓的“签证”,滋生腐败问题。 *、摇号抽签法:随机抽签摇号凭运气中标,福彩摇号都可以造假,这个摇号可想而知。 *、综合评分法:设置投标限价,经评审对有效投标报价计算平均值,谁的报价最接近投标价平均值谁中标。为了控制平均值,有的单位不惜以多家单位的名义进行投标报价,形成串标、围标。 *、评定分离:专家只管评审投标文件,业主从前评标评审小组推荐的前三名里选择中标单位。中标单位的核心领导会在定标的过程中,被投标单位用糖衣炮弹围追堵截,甚至用金钱腐蚀。 *、盲评法:远程异地评标,双盲双评,盲抽盲评,即对投标文件不得显示投标单位的任何信息,投标文件的文字大小、字体、排版、各种文件表格等,要求全部统一,亦被业界称为暗标。目前这种评审方式较为合理地避开了上述评审办法中的弊端。 结语:以上问题反映了目前我国的招投标本身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在招标投标的重点环节上,市场监督和制约机制力度不够力度不足,相应的强制性规定、监管制度与发展速度不匹配,改革措施还不到位,缺乏与之配套的相关制度。一些地方性的招标投标相关规定和细则,往往容易造成部门封锁、地方垄断市场等弊端。由于招标代理机构属社会中介服务组织,没有明确的上级主管部门,只能依靠行业自律等手段来进行自我约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对其监督管理上又缺少硬性的依据和规定,监管制约乏力,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因此,中纪委和国家建委等相关政府部门,共同联手推进招投标领域系统治理工作、从源头上堵住招投标领域的腐败问题,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势在必行!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