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四敢争先·打造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筑牢乡村振兴“耕”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种粮要高产,良田是保障。近年来,我县持续推动农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力打造以“标准化、低碳景、共富味”为标志的高标准农田*.*版,为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筑牢“耕”基。地块整齐划一、机耕道宽阔平坦、田埂错落有致。目前,大云镇****年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已初步成型,呈现出一片田成方、路相通的景象。该项目位于大云旅游度假区内,计划建设绿色高标准农田****亩,总投资****万元,主要围绕自动管控、生态排放、绿色防控、美丽田园和新型农机等先进技术提升应用,打造“长三角绿色生态农田样板”。“我们通过田块平整把小田变成大田,对机耕路进行了硬化,将明渠全部改成地下PE管。此外还进行了数字化改造提升,今后通过智能灌溉系统,农户可以在手机上进行操作,省时省力。”大云镇农业农村办主任高春喜说。藏粮于地也要藏粮于技。大云镇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引导农民以最好的土地、最先进的技术种出最优的粮食。“灌溉方便了,施肥、打药也节约了人工成本,生产效率提升了**%左右。”种粮大户金连荣表示,有了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农田管理更为便捷,种植逐渐向集约化、产业化、机械化转型,节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农户增收。大云镇自****年大规模推行土地连片耕种以来,以村级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模式,大力推动村级委托流转,加快实现“小田变大田”。目前,全镇土地流转率达**.*%,粮食生产规模化率达**.**%,居全县前列。同时,不断推行良田良技配套,提升农田生产能力,在已建成绿色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推行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千亩示范片创建,开展沃土工程等,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目前,流转土地基本由合作社进行种植,统一开展种苗培育、播种、机插秧、收割、烘干以及病虫害防治,机械化程度非常高,人工节约达**%以上。”高春喜告诉记者,去年亩产***公斤左右,今年最高可达***~***公斤,常规田块也能达到***公斤。近年来,我县坚持全域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迭代升级,有效提升耕地地力和种植效益,推动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年粮食总产量**.*万吨,获省“产粮大县”和“粮食五优联动示范县”称号,并以全省第三、全市第一的佳绩夺得首批“神农鼎”。“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特别是‘金色大底板’建设,为粮食生产带来了新的飞跃,每亩粮食可增产**~**公斤,减少人力成本***元左右,基本增值**元左右。”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夏亚明表示。下一步,我县将以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为抓手,重点推动大田制改革和建后管护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农田规模化程度和管理质量。计划三年完成高标农新建(提升)*.*万亩,今年确保完成*万亩以上;三年完成低碳智慧农田****亩,今年确保完成****亩以上。
查不全的图片内容附件请点击此链接查看http://***.******.***.cn/art/****/**/**/art_**********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