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中铁大桥局多位专家亮相第十一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超大跨拱桥建造实践及创新、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的重大科技方向和任务。大风环境下铁路安全行车综合防护体系……在*月**—**日成都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上,一系列关于桥隧工程前沿课题的重大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集中展示,为桥隧建设行业发展释放新动能。本届大会以“智能打造新优势,创新释放新动能”为主题,**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外籍院士,百余位行业知名专家,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出席本次大会。中铁大桥局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毛伟琦出席会议,中铁大桥局多位桥梁专家以重大桥梁工程建设、智能化技术应用、施工工艺创新等内容为主题,交流了桥梁建设领域的先进理念、重大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大会设有*场主论坛和“艰险山区桥隧工程建设”“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运维”“隧道(洞)与地下工程建设运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海底隧道”*场主题论坛。在“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运维”主题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大******首席专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高宗余以《铁路钢桁梁桥建造技术》为题作了报告。高宗余首先对钢桁梁结构的发展历程、钢桁梁在国内桥梁的应用及典型工程进行了概述。他表示,钢桁梁桥是一种经典的桥梁结构,广泛应用于我国早期大跨度铁路桥梁,铁路钢桁梁桥的典型工程包括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近年来,铁路钢桁梁桥建造技术不断发展,对铁路桥梁的技术进步起到了支撑作用。针对未来大跨度钢桁结构桥梁技术的发展,高宗余认为,未来空腹架结构抗风设计数字模拟技术和复杂焊接节点抗疲劳设计是大跨度钢桁结构桥梁设计理论和工程结构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智能建造技术和装备发展上,虚拟拼装技术及数字化装备的研发也会是一个发展趋势。高强度、耐候新钢材的研发,高性能连接、涂装技术研究和全寿命期健康管理维护,也是大跨度钢桁结构桥梁技术发展的方向。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总经理钟继卫以《智能视觉在桥梁建养中的应用》为题,分析了智能视觉技术发展的背景与现状。钟继卫表示,智慧视觉技术具有发展空间大、稳定性好、成本较低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智慧视觉技术仍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比如摄像头与其他非接触式传感器的数据融合、加强不同位置的摄像头感知联动性等。通过加强机器视觉及深度学习的应用,提升桥梁建养的智能化程度,可以减少人力资源消耗,提升监管力度。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研究所副所长、大渡河特大桥智能建造技术负责人王熊珏以《山区悬索桥大节段钢桁梁数字化拼装技术》为题,对大渡河特大桥钢桁梁数字化拼装技术研发及应用实践进行了分享。*月**日上午,大会召开了“复杂环境桥隧工程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战略研讨会。研讨会分为路桥工程研讨会和隧道工程研讨会两个会场,钟继卫和中铁大桥局副总工程师李艳哲出席了路桥工程研讨会并作交流发言。会上,与会专家们围绕“复杂环境条件下桥梁建造技术”和“桥梁智能建造与运维”主题开展研讨交流,畅聊桥梁发展趋势和遇到的挑战,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创办于****年,是中国乃至国际范围内反映重大工程建设与技术创新的重要交流平台,由中国铁道学会、中国公路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大会始终秉承“紧跟国家战略和重大桥隧工程,推动体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宗旨,对于提升桥隧领域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具有深远的意义。图文|晋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