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潼南潼南:绘就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新图景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视频播放插件 正文 潼南柠檬丰收在即。?“潼南绿”冷链物流及城市配送中心一期工程项目。农户正打理蔬菜。十月,双坝蔬菜基地的蔬菜仍郁郁葱葱,秋雨更为农田增添了一抹清新的绿色;太安镇的养鱼场内,鲈鱼正欢快地游动着,养殖户们撒着鱼粮,期盼鲈鱼快些长成……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一头连着农户增收致富之路,一头连着乡村振兴之路。近年来,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心的潼南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抢抓渝西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以示范引领“五个抓手”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走好乡村振兴之路,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重庆市保险行业协会的指导和支持下,潼南各保险机构围绕区内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出能繁母猪险、渔业养殖保险、村集体经济工人意外伤害保险等特色金融产品,深度参与到潼南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金融保险的力量,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助力“美食名片”灾后重建 产业发展开启新篇章走进太安镇塔沟村养鱼场,一条条鲈鱼和鲢鱼悠闲地游动着,这便是潼南的“美食名片”太安鱼的原材料。太安鱼出自太安镇,皆因该镇产嘉陵江鲢鱼,其做成的太安鱼味道鲜美自然,并且做法特别,花椒麻而不燥,汤色清亮而鲜辣,让人垂涎欲滴,成为重庆江湖菜中的一道名菜。一直以来,太安镇结合池塘鱼苗养殖,以生态养鱼为突破口,促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不过,今年*月的洪灾,让太安镇的养鱼户谢小龙损失惨重。洪水淹没了***亩鱼塘,**万公斤塘鱼全部出逃,损失的产值接近***万元。谢小龙的妻子赖建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还心有余悸:“我们养鱼超过**年,一亩鱼塘年产鲈鱼****斤,年产值*到*万元左右。这次的洪水让我们损失了*、*万斤的鲈鱼。”好在,******赔付超**万,才及时从广州购买了新鱼苗,逐渐恢复生产。据了解,谢小龙在今年*月**日投保了****元******渔业保险。因此,在本次灾情出现后,******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清算和理赔******有关负责人刘柱介绍道,太安镇临近琼江河,周边渔业养殖户密集,投保意识强,约**%养殖户都投保了渔业保险。本次“*·**”暴雨洪涝,支公司农险共计支付赔款超***万元,其中渔业养殖户赔款约***万元,受益企业及农户**家。他表示,为精准服务各农户,******成立了“农险专员+协保员”的专业队伍,在开展农险业务的各区县设置农险专员,并聘用当地村民作为“协保员”,对农民开展承保、理赔各项服务。目前,潼南共聘用**个协保人员。据悉,****年,******累计承保包括能繁母猪养殖险、渔业养殖险、水稻种植险、小麦种植险、森林综合险等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个,为区内农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亿元。此外,在潼南大力推进巨灾保险、“防贫保”以及脱贫人口“渝快保”服务工作,并通过使用和中国农科院联合打造的“太保e农险”,以APP拍照以及时间、地点定位的方式实现快速理赔。*月的暴雨影响的不只是养鱼户,还有广大种植户。同样是受暴雨严重影响的地方之一,柏梓镇四合村柠檬基地的种植户也尝到了保险的“甜头”。据当地柠檬种植户张大伯讲到,他一共种植了*、***亩的柠檬,*月的洪灾让他损失了****多株柠檬,总产值损失接近***万。不过,******的赔付为其降低了损失。“我的柠檬主要出口俄罗斯以及全国各地餐饮店,柠檬被水泡过之后卖相不好,并且清洗很费人力。我从****年开始每年投保了**********的‘柑橘种植险’,今年保险赔了*万元,减少了损失,为我们及时恢复生产提供了保障。”张大伯表示,明年还会继续购买保险。走农产品深加工发展特色路 “三农”发展有了新动能“今年上半年气候非常好,花椒粒大,挂果规模也好,花椒产量大概有**万斤。今年花椒行情也不错,不愁销路。”塘坝镇龙珠田园合作社负责人杨芳玉告诉记者,基地生产的保鲜花椒、精品干花椒、花椒油等产品远销贵州、四川、西藏等地,订单供不应求。“村民们看到花椒价钱高、能赚钱,也打算参与种植,村上和镇上也想大规模发展花椒产业。”杨芳玉说,但花椒产业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生产资料和支付人工费用,我们常常遇到资金短缺的困难。建行重庆潼南支行了解到这一情况以后,主动走访潼南**余户花椒种植户,深入调研产业特征,并与潼南区林业局、区花椒产业协会协力合作,通过采集企业亩产、种植规模等数据,发挥金融科技优势,采用线上化、批量化的业务模式,创新推出适用于花椒种植、生产加工等专项涉农绿色普惠金融产品——“花椒E贷”,把绿色金融活水注入到服务乡村振兴之中。据了解,“花椒E贷”随借随还、按日计息,最高额度可达***万元,期限最长*年,较好解决了花椒种植户生产资金投入与销售资金回笼时间差的难题,受到本地农户欢迎。在金融活水的灌溉下,近年来,我区共发展花椒面积*万余亩,其中千亩级、***亩以上花椒基地各**家,鲜椒产量****万斤以上,发展***家花椒企业,生产包括火锅底料、花椒油制品等多种产品,年销售额*.*亿元,花椒全产业链产值将突破*亿元,带动*.**万农户实现增收。除了在全力保障“菜篮子”“米袋子”上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外,潼南相关金融机构还积极支持丰盈本地“肉盘子”。“这两年我们正计划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因为屠宰场地和冷链物流建在了家门口,能为我们节省不少成本呢。”田家镇一位生猪养殖户介绍道。这位养殖户所提到的,是农发行重庆市潼南支行授信*.*亿元、累计投放*.*亿元支持的“潼南绿”冷链物流及城市配送中心一期工程项目。该项目是潼南区重点实施的保民生项目,设计规模为年屠宰生猪**万头、肉牛*万头、家禽****万只。据悉,项目建成后将反哺潼南养殖业扩大规模,提高我区肉制品的保障供给能力。同时助力进一步完善地方冷链物流配送体系,促进畜禽产品便捷化运输,加快推进本地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此外,项目还将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我区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步伐,对维护居民食品安全及公共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首创土地务工人员意外保险 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新保障走进宝龙镇严寨村,一位留着干练短发、正里里外外忙碌的女子正是**后村支部书记欧敏。****年*月区两会上,欧敏在谈乡村振兴就村集体经济联合社的发展过程中提出,期望能通过保险等方式把意外事故的风险转移或化解,为村集体经济解决后顾之忧。结合我区农民务工实际情况,**********年创新推出了村集体经济工人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由各乡镇村社为各村集体经济土地上能正常工作的务工人员进行投保,宝龙镇严寨村成为第一个试点村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硬任务”,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必须对务工人员出现意外事故的风险进行保障。欧敏在****年为全村购买了**亩团体意外险,保障村里的务工人员。今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的***亩地全部参保。****年*月*日,严寨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务工人员唐某某在集体经济土地上清理杂草时不慎摔伤,抢救无效身故。******立即派出理赔查勘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确属在土地上务工造成的意外事故,属于保险合同约定的理赔责任。理赔审核通过后,按约定赔付**.**万元。“如果没有保险,我们村集体可能赔完了钱都******的介入,也让村民觉得更加公平、放心。”欧敏说,有了******的支持,她也更加有了发展集体经济的底气。******负责人谈到,****年,潼南区村集体经济工人意外伤害保险共投保了**万元,未来将逐步向其他地区进行推广。******在未来也将不断探索和创新,持续开发更多符合乡村实际情况的保险产品,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保险服务,为乡村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同时,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中,为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使保险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潼南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全面落实重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条举措,坚持引导金融机构围绕绿色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农村高效特色产业,及时将政策性资金投入到农业所急、农民所盼、农村所需的重点领域,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探索“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赋能乡村绿色发展之路。附件获取 二维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