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千里传承珠算文化的根与魂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框梁档珠运千秋,加减乘除利天下。珠算,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知识和独特实践方式,珠算文化极具历史人文价值,在中华大地代代相传。****年,中国珠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期,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把珠算文化送到新疆。“上下进退计千秋——中国珠算非遗文化展”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开展;中国珠算博物馆与新疆财经大学共建教学实践基地。记者走访中国珠算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了解博物馆何以保护、传承、发扬珠算文化的根与魂。 保护传承 让文物会说话 “每把算盘也许都有过一个辉煌的故事,每本珠算书也许都有过一段艰辛的历程,文物史料的珍贵恰恰在于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中国珠算博物馆馆长王海明说,由于珠算渐渐远离日常的生活和生产领域,与之相关的文物及史料常常未能得到重视及保护。为此,博物馆始终将抢救珠算文物和史料作为保护珠算文化的首要任务。 自****年博物馆建成以来,已先后征集*万余件珠算文物史料,中国珠算博物馆也逐渐成为全国珠算文物史料的集中地。如今,博物馆展厅内陈列着大小、形状、材质各异的精品算盘——有镶嵌在玉如意中间的玉质小算盘;有长达*米、和柜台一样长的中药铺算盘;有用整块象牙镂雕而成的微型算盘,背面雕刻着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人物故事…… 除了让珠算文物有归宿,中国珠算博物馆在传承珠算历史文化上更是不遗余力,近年来一直积极开展外出巡展和交流。据了解,本次在新疆开展的“上下进退计千秋——中国珠算非遗文化展”共分为历史和文化两大篇章。历史篇讲述中国珠算萌于商周,始于秦汉,成于唐宋,盛于元明,传于清代民国,兴于新中国,逾千年久盛而不衰的发展历程。文化篇则通过民俗、商业、绘画、音乐、戏曲、舞蹈、文学等艺术作品中的珠算元素,展现中国珠算文化蕴含的魅力。一件件珠算展品、一幅幅图文介绍、一个个有趣故事,让观众们纷纷感叹中国珠算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别具一格。 教育为先 让非遗活起来 教育是最好的传承。为了更好地把珠算文化发扬光大,中国珠算博物馆充分利用自身平台,以“了解珠算历史,传承中华国粹”为主题,与周边大、中、小学及部分幼儿园进行馆校(园)共建。“广大青少年只有走近珠算,切身体验、感受珠算的魅力,才能自发、自觉成为传承珠算文化的主力,从中继续汲取发展与创造的灵感和力量。”中国珠算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建说。 “进入信息化时代后,珠算开始走向衰落,其功能被电子计算器取代。”张建表示,尽管如此,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传统珠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珠心算,又给珠算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路径。 在江苏省珠算协会、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的统一指导下,中国珠算博物馆将珠心算教育实验推广普及到南通地区的**所小学,在每所学校一至三年级所有班级开设珠心算课程。目前,全市配备了***名珠心算教师,近两万名学生参与珠心算学习活动。 此次新疆之行,我市选派了*名在全国珠心算大赛获得一等奖的“神算子”赴伊犁交流,他们带去的看心算和听心算表演震撼人心,受到了当地师生们“明星式”的追捧。“多年来,我们坚持普及教育和竞赛辅导两手抓,培养的珠心算学生连续**年蝉联省冠军。珠心算教育,让珠算文化得到了活态传承,更多的少年儿童也因此受益于珠心算,成为传承的生力军。”张建说。 文化润疆 让珠算传下去 作为“珠算育人·文化润疆”系列活动之一,*月**日至**日,中国珠算博物馆在新疆财经大学开展“中国珠算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并与该校签署馆校共建协议。中国珠算博物馆通过展览、讲座、社教等形式,与新疆财经大学合作开展特色文化交流活动,让大学生深刻感受中国珠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大珠小珠落玉盘——中国珠算非遗文化”展在新疆财经大学图书馆设展,展览采用“图文展板+实物展陈”的形式,分为五个部分,展出约**件馆藏珠算文物史料。其中,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算盘和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的珠算史料引起了师生们的兴趣,许多留学生也加入参观队伍,学生们时而倾听解说,时而驻足拍照。 中国珠算博物馆副馆长江红表示,此次馆校共建是一个开始、一次尝试,博物馆未来还将把珠算文化展览送到新疆大中小学校,通过实施“图文展览+实物展示+专题讲座+互动体验”项目,让新疆地区的学校师生沉浸式感受珠算文化的包容性、实用性和文化性。 “除了把珠算文化‘送出去’,我们也会把新疆的老师、学生们‘请进来’,二者相结合真正把珠算文化‘传下去’。”市财政局副局长、市珠算协会会长郭垂庆表示,珠算博物馆计划邀请新疆老师来通参加珠心算师资培训,并组织新疆学生来馆参观展览甚至参与志愿服务,在耳濡目染中普及珠算珠心算历史知识,进一步厚植南通与新疆人民的情谊,助力两地文化交流协作走深走实。“珠算博物馆还将充分利用新疆财大作为‘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这个优势平台,促进欧亚各国文化联系更加密切,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以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滋润造福沿途各国人民。”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国珠算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保护珠算文化的根与魂,持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之中。”市财政局局长曹金海表示,接下来,中国珠算博物馆将继续在珠算文化传承、珠算珠心算技能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深入馆校合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教育实践活动,共同探索以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新路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脉生生不息、赓续绵长。 日报记者 范译 开始 内容附件标签 结束 内容附件标签 相关新闻 救助管理员:用行动传递温度 两套“南通造”尾输系统通过测试 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产销两旺 检修农机战“三秋” 信用修复线上核查助企加速“重启” 江苏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步高:带领***多人闯荡“一带一路” 高效服务企业 主攻项目建设 相关文件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市区“退二优二”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市设权力清单动态调整事项(****年)的通知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通市****年电力负荷管理预案的批复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年全市开发园区产业项目建设“龙虎榜”综合考评办法的通知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粮油高产竞赛活动的意见 市政府关于南通市主海堤堤线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清洁原料源头替代资金奖补方案(试行)的通知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通市****年迎峰度冬电力需求侧保供方案的批复 把算盘带到新疆,分享“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奇妙魅力—— 千里传承珠算文化的根与魂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 字体:[ 大 中 小 ] 框梁档珠运千秋,加减乘除利天下。珠算,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知识和独特实践方式,珠算文化极具历史人文价值,在中华大地代代相传。****年,中国珠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期,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把珠算文化送到新疆。“上下进退计千秋——中国珠算非遗文化展”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开展;中国珠算博物馆与新疆财经大学共建教学实践基地。记者走访中国珠算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了解博物馆何以保护、传承、发扬珠算文化的根与魂。 保护传承 让文物会说话 “每把算盘也许都有过一个辉煌的故事,每本珠算书也许都有过一段艰辛的历程,文物史料的珍贵恰恰在于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中国珠算博物馆馆长王海明说,由于珠算渐渐远离日常的生活和生产领域,与之相关的文物及史料常常未能得到重视及保护。为此,博物馆始终将抢救珠算文物和史料作为保护珠算文化的首要任务。 自****年博物馆建成以来,已先后征集*万余件珠算文物史料,中国珠算博物馆也逐渐成为全国珠算文物史料的集中地。如今,博物馆展厅内陈列着大小、形状、材质各异的精品算盘——有镶嵌在玉如意中间的玉质小算盘;有长达*米、和柜台一样长的中药铺算盘;有用整块象牙镂雕而成的微型算盘,背面雕刻着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人物故事…… 除了让珠算文物有归宿,中国珠算博物馆在传承珠算历史文化上更是不遗余力,近年来一直积极开展外出巡展和交流。据了解,本次在新疆开展的“上下进退计千秋——中国珠算非遗文化展”共分为历史和文化两大篇章。历史篇讲述中国珠算萌于商周,始于秦汉,成于唐宋,盛于元明,传于清代民国,兴于新中国,逾千年久盛而不衰的发展历程。文化篇则通过民俗、商业、绘画、音乐、戏曲、舞蹈、文学等艺术作品中的珠算元素,展现中国珠算文化蕴含的魅力。一件件珠算展品、一幅幅图文介绍、一个个有趣故事,让观众们纷纷感叹中国珠算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别具一格。 教育为先 让非遗活起来 教育是最好的传承。为了更好地把珠算文化发扬光大,中国珠算博物馆充分利用自身平台,以“了解珠算历史,传承中华国粹”为主题,与周边大、中、小学及部分幼儿园进行馆校(园)共建。“广大青少年只有走近珠算,切身体验、感受珠算的魅力,才能自发、自觉成为传承珠算文化的主力,从中继续汲取发展与创造的灵感和力量。”中国珠算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建说。 “进入信息化时代后,珠算开始走向衰落,其功能被电子计算器取代。”张建表示,尽管如此,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传统珠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珠心算,又给珠算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路径。 在江苏省珠算协会、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的统一指导下,中国珠算博物馆将珠心算教育实验推广普及到南通地区的**所小学,在每所学校一至三年级所有班级开设珠心算课程。目前,全市配备了***名珠心算教师,近两万名学生参与珠心算学习活动。 此次新疆之行,我市选派了*名在全国珠心算大赛获得一等奖的“神算子”赴伊犁交流,他们带去的看心算和听心算表演震撼人心,受到了当地师生们“明星式”的追捧。“多年来,我们坚持普及教育和竞赛辅导两手抓,培养的珠心算学生连续**年蝉联省冠军。珠心算教育,让珠算文化得到了活态传承,更多的少年儿童也因此受益于珠心算,成为传承的生力军。”张建说。 文化润疆 让珠算传下去 作为“珠算育人·文化润疆”系列活动之一,*月**日至**日,中国珠算博物馆在新疆财经大学开展“中国珠算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并与该校签署馆校共建协议。中国珠算博物馆通过展览、讲座、社教等形式,与新疆财经大学合作开展特色文化交流活动,让大学生深刻感受中国珠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大珠小珠落玉盘——中国珠算非遗文化”展在新疆财经大学图书馆设展,展览采用“图文展板+实物展陈”的形式,分为五个部分,展出约**件馆藏珠算文物史料。其中,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算盘和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的珠算史料引起了师生们的兴趣,许多留学生也加入参观队伍,学生们时而倾听解说,时而驻足拍照。 中国珠算博物馆副馆长江红表示,此次馆校共建是一个开始、一次尝试,博物馆未来还将把珠算文化展览送到新疆大中小学校,通过实施“图文展览+实物展示+专题讲座+互动体验”项目,让新疆地区的学校师生沉浸式感受珠算文化的包容性、实用性和文化性。 “除了把珠算文化‘送出去’,我们也会把新疆的老师、学生们‘请进来’,二者相结合真正把珠算文化‘传下去’。”市财政局副局长、市珠算协会会长郭垂庆表示,珠算博物馆计划邀请新疆老师来通参加珠心算师资培训,并组织新疆学生来馆参观展览甚至参与志愿服务,在耳濡目染中普及珠算珠心算历史知识,进一步厚植南通与新疆人民的情谊,助力两地文化交流协作走深走实。“珠算博物馆还将充分利用新疆财大作为‘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这个优势平台,促进欧亚各国文化联系更加密切,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以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滋润造福沿途各国人民。”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国珠算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保护珠算文化的根与魂,持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之中。”市财政局局长曹金海表示,接下来,中国珠算博物馆将继续在珠算文化传承、珠算珠心算技能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深入馆校合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教育实践活动,共同探索以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新路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脉生生不息、赓续绵长。 日报记者 范译 开始 内容附件标签 结束 内容附件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