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李遂镇】看乡村嬗变 绘振兴新景 后营村:趣农耕挖“金点子” 好风景找好日子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从道路广场等基础建设,到文明淳朴的民俗乡风,后营村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突出“党建引领”,强化“以点带面”,在精准谋划硬件焕新上下实功、精准施策软件升级上出实招、精准落地农业发展上见实效,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次第展开。  *.“硬件”焕新,出行、安全双守护。“以前的道路坑坑洼洼,雨天一脚泥,大风天尘土飞扬,卖个农产品大车都难进……现在真是好了,进村到进门只要几分钟。”谈起村里的路,开车运菜的孙先生觉得自己最有发言权。  “要致富先修路”,后营村把改善出行条件作为大事来抓。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村党支部联合工程队走遍边边角角,统计断裂数量,考虑铺路机大小,最终决定大路铺设柏油路、小胡同硬化水泥地、乱占多占土地腾退建停车场。  现如今,****余米的柏油马路与平整干净的小胡同,让路通各家成为现实,不仅把“不再踩着泥出门”变成村民津津乐道的常事,更用腾退土地为村民们的车“安了家”。  交通问题解决了,安全监管又出“智慧”一招。后营村通过布设全网格监控、进行全时段巡查、建设**小时值守的村内微型消防站等,确保监管无死角,安全不断档。  *.“软件”升级,生态、文化促共享。阡陌交通、移步有景、绿白点缀、生机勃勃,村西乡村文化公园作为村内的一道亮丽风景,不仅是后营村人居环境提升所取得成效的缩影,更是村民健身娱乐、沟通交流的共享“朋友圈”。  ****年,建设一个乡村文化公园上了后营村党支部美丽乡村建设的任务清单。经过实地踏查、集体研讨,决定重新翻修村西健身公园。随着成片的草皮一个个拼接、平整的石道一块块连结,原来的“小健身场”大变样,为村民休闲散步打造“新天地”。如今,文化公园南侧伴着箭杆河,在夏天,摇曳着清荷、倒映着蓝天、围绕着绿荫,为后营增添了抹意趣,更为生态成果共享谱写新篇章。  一到傍晚,村民们三五结伴,或唠家常或跳广场舞,享受着惬意的休闲时光。“我们村现在出门就是景、时时有活动,环境比以前好了,生活比以前充实了,心情都跟着好了。”谈起村里变化,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  除了乡村文化公园,村里的党群活动中心作为一处集教育科普、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更是大家的“青睐之地”。在这里,村民可以看书、看电影、议“家事”,不仅用开放式办公让村民享受“点单式”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打通党群沟通桥梁,更以闲置空间新改造为文化活动提供“不扰民”环境,推动形成文化资源共有、成果共享的浓厚氛围。  *.“发展”更迭,农业、旅游并步走。“以前的农田靠天时地利,现在的田地靠吃技术红利……看过现在地源遂航的大棚设施,才知道最近又有新变化。”坐在家门口摇椅上歇晌的大爷对现代农业充满了赞赏。  顺着大爷手指的方向走近一看,大棚内有机蔬菜郁郁葱葱;池塘边,人倚杨柳嬉戏垂钓;果园里,秋收采摘笑声朗朗……一路走过,目不暇接。  “现阶段种植的纯天然、无公害的有机蔬菜有三十余种,有机水果十余种,还与学校共建,开启了农耕科普。每年一到丰收时节,边吃、边学、边垂钓,吸引了不少游客。”地源遂航工作人员介绍说。  百业农为本,民以食为天。为了提升土地利用率,以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镇村联合引进北京******,通过把传统农田改造成暖棚、冷棚等多样化的农业科技大棚,依托近**亩的一处池塘及数个大棚将菜田、果园、林下养殖等农、林产业与采摘、游玩、科普等休闲旅游串联为一体,以“新农民”执笔,推进产业由单一到多元化发展,绘好产业兴旺图景。  生活水平提高,农民幸福加码。后营村还组织志愿者每年免费给村内**岁以上的老人们理发,新发型、用心剪,志愿者或走进老人家中,或集中在村委会院内,用巧手点亮了养老幸福。  品茗忆乡愁,阔步谈振兴。后营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软件、硬件“两手抓”,力争在好风景里找寻好日子,打造文化活、农耕趣、旅游火、百姓富的宜居宜业宜游新农村。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