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守护绿色“活化石”,留住记忆和乡愁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先人留下的珍贵财产,是不可再生的绿色资源,被称为绿色“活化石”。目前,昆山共有古树名木***株、古树后备资源**株,其中,**%集中在昆山亭林园内,树龄最大的为一棵****年的古银杏树,位于淀山湖镇碛礇村,它们承载着一代代昆山人的记忆,是寻根溯源、留住乡愁的载体。
图片附件淀山湖碛礇村 古银杏 ****年
这是目前昆山树龄最大的古树。
图片附件新阳街 国槐 ***年
图片附件亭林园 琼花 ***年
这是亭林园中最大的一棵琼花,树冠周整,玉花繁盛,堪称今世“琼花之最”。
图片附件亭林园 古银杏 ****年
这是亭林园的“镇园之宝”,栽种年代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
注:根据《江苏省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古树,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珍贵、稀有的树木和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后备资源,是指树龄在**年及以上不满***年的树木。
古树+游园,让绿色“活化石”绽放新活力。 
有较多古树名木坐落于村镇,为给其提供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我市以古树名木保护为根本,坚持最小人为干预原则,因地制宜推进建设古树主题公园,彰显古树文化内涵。近期,张浦镇以环境提升为契机,拓展古树生长空间,将位于唐村的一棵古银杏树周边地块,整治提升为小游园,促进古树文化与和美乡村交融共生。
图片附件张浦镇唐村古银杏,树龄约***年。古树原有生长空间狭小,周边为居民住宅和硬质道路铺装。
张浦镇唐村古银杏原貌
图片附件针对现状问题,张浦镇建设局、唐村村委会和古树养护单位、建设施工单位多次进行现场考察,制定方案,并邀请专家论证,将部分住宅拆除,扩大古树生长空间;同时,在不影响古树生长的情况下,建设古树主题小游园,改善树体生长环境,满足周边群众生活休闲需要。
图片附件平面图
为保护古银杏,给古树提供最大的生存空间,方案设计中对原道路方向和铺装进行调整,减少道路对古树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其中,南侧滨水地块以保护和展示古银杏为主,减少硬质铺装;北侧地块以村民的休闲活动为主。该项目于****年*月开工,计划**月完工。
图片附件▲效果图
图片附件▲现场施工情况
古树名木保存了弥足珍贵的物种资源,传承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自然绝美的生态奇观,承载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保护古树名木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全力守护这些绿色“活化石”。
#一树一人,长效保障
按照“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坚持“属地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长效保障制度,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区镇、部门,管理成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加快古树名木保护相关政策的制定,全面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同时,加强巡查督导,每年市级部门定期开展古树管理督查工作,聘请专业单位开展季度巡查,及时梳理问题、限期整改、建立台账。
图片附件▲巡查管理
#一树一档,科学管护 
建立线上古树名木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一树(群)一档”图文档案,同时每株古树安装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古树名木生长和保护状态。
图片附件▲古树名木管理信息平台
图片附件▲监控平台
#一树一策,会诊复壮 
对濒危衰弱古树采取专家诊断,编制“一树一策”抢救复壮方案,交由专业人员实施抢救复壮作业。近三年,全市共复壮古树**株,通过专家指导进行土壤改良、挖复壮沟等措施改善立地条件,通过修补树洞、疏枝修剪、清腐防腐处理等方式改善树体地上部分,目前复壮古树长势明显好转。
图片附件▲复壮
#一树一文,存木续脉 
计划结合江苏省有关部门对古树名木普查的新要求,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组织发动对全市可列入古树名木后备资源的大树进行普查,深度挖掘古树名木历史文化,对古树逐棵整理有关历史传说、文化内涵,将古树保护与文化传承有机融合。
四季更替,岁月轮转,古树名木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一株古树,几多春秋,呵护古树名木,留住乡愁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