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高要区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开拓县域经济新动能传统工业大区跑出百亿新型储能“独角兽”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高要融媒体中心讯 高要,一个传统工业大区,素以“中国小五金之乡”“中国压铸产业集群示范基地”闻名。如今,高要再次把金属玩出花样,书写新的传奇。新型储能是肇庆倾全力打造并深度参与的万亿产业,高要如何培育出一家新型储能赛道的领军企业?以此为基点,高要如何擘画工业老区的全新未来? 近日,笔者走访广******(以下简称“金晟新能”),管中窥豹,一睹高要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开拓县域经济新动能、新优势的面貌。变废为金,“淘”出百亿级“独角兽” 据悉,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超过**%,就必须“退役”。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十年爆发期,正迎来一轮动力电池“退役”浪潮。 退役不等于报废。“先梯次利用,后再生利用,是我们的淘金之道。”金晟新能的董事会秘书徐友斌告诉笔者。 在金晟新能的产品展示厅,笔者看到,梯次利用的退役电池在经过必要的检验检测、分类、拆分、分容重组后,应用到其他场景。例如,用于快递速运行业,取代笨重的铅酸电池,让小哥们不再一天三充。再生利用则是对退役电池进行拆解、破碎,利用先进的湿法工艺,对电池中的锂、钴、镍等金属元素进行全量回收,再次用于电池生产。这些获得“重生”的电池,可广泛用于电力系统储能、通信基站备用电源、低速电动车及小型分布式家庭储能、电动叉车等领域。 据测算,若退役电池按照先梯次后再生的方式进行综合回收利用,到****年,其市场规模将近****亿元。这块“金子”,在金晟新能眼中,志在必“淘”。该公司近年来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攻关高镍、低钴化三元前驱体等业内前沿技术,不断通过工艺优化降本增效,今年还入选省级博士工作站。 费尽心思,淘的是金,指向的也是一个绿色零碳的未来。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发布的《****中国锂电池回收市场分析报告》,金晟新能的处理规模位居中国第二,在第三方独立回收企业中排名第一,在全球范围内亦处于领先地位。其产品已成功进入LG化学、宁德时代、华友钴业、中伟股份等新能源主流厂商供应体系,并已持续合作多年。去年以来,金晟新能引起众多投资机构关注,三个月内完成两轮约**亿元融资,成为锂电池回收行业的百亿级“独角兽”。从高要出发,“股东式”服务开拓广阔前景 金晟新能的成功,不是偶然。****年,李氏五兄弟从高要新桥镇一栋两层的厂房出发,从有色金属冶炼做起。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年,肇******成立;****年,开始规划布局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业务,在“亚洲锂都”******,盘下了**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年,通过股份制改造,公司更名为广******,正式筹备IPO上市。几乎每五年就有一个大动作的金晟新能,背靠的是高要这片制造业的热土。 “在高要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地方政府‘股东式服务’的吸引下,我们在高要进一步部署了新的产能。”徐友斌说。去年,金晟新能启动年产*万吨的退役锂电池回收综合利用项目和年产*万吨的正极三元前驱体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项目,后者预计年产值**亿元,年税收****万元。 针对这一系列增资扩产项目落地要素保障瓶颈,区投资促进中心积极发挥产业项目全流程调度督导工作职能,协调产业招商落地工作九大专班,为企业做好难题疏通。在破解环境准入、能耗指标难题上,区投促中心与区住建、环保等部门靠前服务,推动项目前期环评工作快马加鞭,为方便企业投产经营铺平道路。 “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增资扩产二期项目从前期规划到后续动工,整个流程缩短了近两个月,并将于今年底投产,为企业抢抓市场打下坚实基础。”金晟新能董事长助理黄敏说。 此外,为了让金晟新能后续的增资扩产项目顺利落地,我区想尽办法腾好地、筑好巢。区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做好金利精细化工园区规划环评修编,尽快为金晟新能落地金利提供用地和政策保障,同时加快活道横江化工园区申报认定工作,为镍、钴、锰、锂等涉及化学反应工序的新能源锂电关键储能材料项目落户提供有力支撑。延链补链,软硬兼施打造产业链闭环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肇庆是入选珠江口西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锂电隔膜生产制造基地、储能控制产品及系统集成、先进装备制造集聚区的重点城市。高要近年在新型储能行业的落子与此不谋而合。 近年来,依托江滨产业新城,高要以引入璞泰来华南基地嘉拓锂电设备和卓高隔膜涂覆两个项目为基础,围绕正极前驱体、正负极材料、储能控制产品及系统集成、先进装备制造等方向开展精准招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聚集,着力打造产业链闭环。 高要坚持“产业强区、项目为王、园区为母、企业第一”来落实制造业当家,以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高要片区为契机,积极争取上级在资金、用地规模、用地指标等方面支持,加快推动江滨产业新城土地整理和“三通一平”,实施产业大道、河秋污水处理厂、***KV上察变电站等一揽子基础设施建设。 新型储能行业支柱性强,创新要素多。如何将新型储能产业与原有的产业优势对接、如何吸引更多高精专人才,这将是高要全力攻克的重点课题。高要将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发挥好压铸产业、五金行业作为高要制造“传家宝”“金名片”的作用,在人才政策、人才环境、人才服务等方面率先“超车”,吸引各类人才、技术和资本向县域聚焦、向县域下沉,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县域经济新动能最大化。(林琳 刘潜)如有附件或图片请到网址中下载或查看http://***.******.***.cn/xwzx/gyyw/content/post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