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贡井区202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四个最严”为统领,强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一、强化责任落实,维护全域稳定(一)强化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各镇(街)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自觉履行组织领导和督促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对主管领域的食品安全工作承担管理责任。加强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持续推进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评议考核工作。(各镇(街)食药安委、区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负责)(二)强化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报告。每半年向区食药安办提交本单位对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贯彻落实情况。(区食药安办牵头,各镇(街)食药安委、区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负责)将各镇(街)、各有关部门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落实情况作为向区委、区政府报告的重要内容,推动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相关部门责任。(区食药安办)二、推进重点工作,确保工作实效(三)抓好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包保干部全员培训、包保责任动态管理、督查考核一体推进等工作机制,逐步实现落实“两个责任”工作常态化。(区食药安办)深入贯彻落实《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持续开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年”行动,加大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抽考力度,督促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五类食品企业按规定配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精准防控风险隐患。(区市场监管局)(四)抓好反食品浪费工作。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餐饮行业反食品浪费制度规范,推动将防止食品浪费要求纳入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商务局配合)加强地方政府储备粮食节粮减损指导。(区发展和改革局)督促食品销售企业严格落实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要求。以婚宴、自助餐为重点加强监管执法。采用捐赠、拍卖、义卖等方式,提升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再利用效率。(区市场监管局)加强反食品浪费宣传,倡导节俭风尚,推广典型经验,曝光负面案例。(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文明办、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五)抓好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和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收官之战。巩固“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基础成果,持续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不断提升检查覆盖率、问题处置率;针对连续抽检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和全国全省调度会通报问题较多的重点品种,组织开展“回头看”工作,保障食品安全稳定大局。(区市场监管局)牢牢紧盯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各项子行动年度目标,持续推进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强化源头污染治理。切实抓好校园食品、特殊食品、进口食品、农村食品和网络食品监管,强化重点领域整治。聚力提升餐饮、小作坊和粮油、肉制品、调味品、白酒等重点环节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配合做好标准制(修)订和风险监测,规范化建设食用农产品市场。(区食药安办,各子行动责任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六)抓好供成都大运会食品安全监管关。督促对运动员食材供应企业(基地)实施清单化管理,按照“一品一人”和“一企一档”要求,对供大运会食品的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和餐饮服务环节,实行全流程、全覆盖、全闭环严格监管;加大对供会食品相关产品开展质量抽检检验,严防食源性兴奋剂风险。(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抓好源头控制,提升产品质量(七)强化产地环境治理。进一步净化产地环境,加强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持续推进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贡井生态环境局)落实耕地分类管理制度,优化完善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加强技术指导,有效管控耕地土壤污染风险。(区农业农村局)(八)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持续深入实施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专项行动,聚焦**个重点品种,严打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严控常规药物残留超标。开展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加密豇豆上市期巡查检查和抽检频次。组织实施养殖规范用药专项整治行动。按要求对克百威、灭多威、涕灭威、氧乐果等*种高毒农药采取限用管理措施。(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区卫生健康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检察院按职责分工负责)(九)严把粮食质量安全关。加大对政策性粮食出入库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落实出库质量安全检验制度,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用作食用用途。督促地方政策性粮食承储企业进一步完善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质量管理政策和标准。(区发展和改革局)四、突出重点领域,防范风险隐患(十)强化重点环节监管。对农产品生产主体实施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加强屠宰行业管理,督促屠宰企业严格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区农业农村局)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实施《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办法》,加强食品生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按照“一企一档”“一域一档”“一品一策”原则,不断完善风险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加强食品销售风险分级动态管理。推动贯彻落实《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区市场监管局)完善冷链运输管理措施,加强对冷链运输过程监管,提升冷链运输服务品质。(区交通运输局)支持餐饮服务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和中央厨房,提升餐饮行业标准化水平,规范快餐、团餐等大众餐饮服务。鼓励餐饮外卖对配送食品进行封签。探索推广厨余垃圾处理技术和标准,提升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开展“餐饮环境卫生提升年”行动,打造“安全、明亮、卫生、整洁”餐饮环境。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多维度工作机制,做好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营养健康食堂(餐厅)、营养与健康学校试点建设。(区卫生健康局)(十一)加强重点场所监管。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责任制。组织开展开学季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全覆盖风险隐患排查。推进以“互联网+明厨亮灶”为重点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督促落实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推动校外供餐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覆盖,提升校外供餐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推进校外供餐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区教育和体育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督促养老机构、宗教活动场所、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农产品市场、医院等重点场所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规范许可资质、流程布局、环境卫生、设施设备等条件,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管理;紧盯旅游高峰期,防范发生因超限量、超能力提供餐饮服务而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区民宗局、区民政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二)聚焦重点品种监管。加强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监管,落实特殊食品专柜专区销售,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区市场监管局)巩固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成果,促进保健食品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委宣传部、区商务局、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公安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加强湿米粉、湿淀粉、酵米面制品、蔬菜制品监管。整治白酒小作坊“双签留样”不落实、食品生产委托加工和标签标识不规范、醇基燃料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持续治理食品生产环节“两超一非”问题,防范白酒非法添加、误饮误食醇基燃料风险。(区市场监管局)五、保持高压态势,打击违法犯罪(十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铁拳”行动和“春雷行动****”,聚焦重点领域查办一批违法案件,严打重处性质恶劣的违法行为。落实“处罚到人”要求,依法实施行业禁入。(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昆仑”专项行动,突出打击食用农产品领域多发性“潜规则”、食品非法添加,以及餐饮环节制售劣质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网络销售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积极探索打击非法添加新型化学衍生物犯罪。(区公安分局)开展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严厉打击冻品、农产品等走私违法犯罪活动。(区商务局、区公安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严厉打击使用禁限用药物、私屠滥宰、屠宰病死畜禽等违法违规行为。(区农业农村局)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监督管理等领域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检察院按职责分工负责)深化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切实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区检察院牵头,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法院按职责分工负责)(十四)强化信用联合惩戒。建立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按照《四川省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信用风险分类分级监管工作规范》,实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综合食品安全风险与信用风险因素,科学评定企业风险等级。按照“谁产生、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将抽检不合格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将相关市场主体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区市场监管局)推动食品工业诚信体系建设,引导食品工业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区科技和经济信息化局)六、注重能力提升,提高工作效能(十五)加强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发挥各级食药安办综合协调作用,统筹凝聚工作合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应急体系,适时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健全部门间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机制。(区食药安办)(十六)健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宣贯并指导乡镇落实新出台的《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规范》地方标准。(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做好农产品市场规范化建设地方标准制定以及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等级评定办法修订等工作。(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七)提升风险评估与抽检监测水平。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部门通报会商和信息交流。(区卫生健康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市场监管部门食品抽检量达到*.*批次/千人。选择重点品种项目,探索开展延伸性监测。加强食品相关产品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推动“你点我检”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区市场监管局)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将小品种纳入监测和整治范围。种养殖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区定量检测量达到*.*批次/千人(其中区级监测不低于***批次),聚焦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开展专项风险评估。(区农业农村局)强化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提升粮食检验监测能力。开展库存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区发展和改革局)完成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任务。(区自然资源局)(十八)推进智慧监管。在市市场监管局的统一部署下,推进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系统、第三方冷库备案系统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信息互通互享。加快推进重点食用农产品信息化追溯数据归集;加快重点品种信息化追溯和食品小作坊备案系统建设,推动数据及时准确归集,加强数据统计和分析研判。(区市场监管局)根据市卫生健康委安排,开展数字技术构建食源性疾病溯源分析等应用新场景,加强监测大数据融合和综合分析工作。(区卫生健康局)探索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提升食品安全精细化主动防控水平。(区科技和经济信息化局)推进食用农产品全程追溯。(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九)强化技术支撑。稳定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深入实施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能力提升三年行动。集成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从源头降低农药使用安全风险。积极推广常规农药快检技术。(区农业农村局)大力推进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区科技和经济信息化局)(二十)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市场监管局(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研究食品安全穿透式监管内涵和外延,在实践基础上探索建立穿透式监管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区市场监管局)压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用好乡镇、村社等基层工作力量,打通食品安全治理“最后一公里”。(区委政法委、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十一)推广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优化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政策环境,鼓励和支持食品企业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推动健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机制。(区市场监管局)七、提升服务质效,推动高质量发展(二十二)推进许可认证制度改革。强化地方食品经营许可数据归集和电子证推广。全面推动实施“开饭店一件事一次办”工作。(区行政审批局)推动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等食品农产品认证实施工作。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完善食品生产企业“认证+监管”联动机制。(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十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乳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区科技和经济信息化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建立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扩大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深入开展屠宰企业撤停并转,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区农业农村局)指导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推进食品工业预制化发展工作。(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开展“千企万坊”帮扶行动,促进企业建设高标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区市场监管局)八、引导公众参与,构建共治格局(二十四)开展宣传引导。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区食药安办牵头,区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配合)配合做好保健食品科普网络争霸活动。(区市场监管局)及时报道食品安全工作成效,宣传先进典型,开展舆论引导,帮助群众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开展食品安全主题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食品安全健康科普知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区食药安办牵头,区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配合)深入推动食品安全志愿服务发展,加强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区食药安办牵头,区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配合)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