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枫”景看乐山 | 全国模范调解员杨金花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表彰先进,激励士气,不断开创人民调解工作新局面,司法部近日决定授予***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授予***名人民调解员“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
其中,乐山有*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名人民调解员分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
定分止争辩是非排忧解难促和谐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杨金花
杨金花,女,汉族,中共党员,生于****年*月,大学本科文化。****年参加工作,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年,历任犍为县司法局下渡司法所司法助理员、清溪司法所司法助理员、清溪司法所所长,现任孝姑司法所所长。她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公正执法、乐于助人、不辱使命,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崇高形象,多次被市、县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并荣立三等功一次。先后荣获****年全国“模范司法所长”、****年乐山市“最美女调解员”、****年度犍为县“平安建设先进个人”、****年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荣誉。她曾经奋斗过的清溪司法所也先后获得“省级规范化司法所”、“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司法所”等荣誉称号。
一、倾注爱岗之心,苦练调解本领
人民调解是基层司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工作,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杨金花深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复杂的案情、情绪激动的当事双方,她时常感觉力不从心,一度影响了她的工作和生活。为摆脱因知识和能力不足带来的无力感,她一头扎进对人民调解实务的研究中,日夜不停的查阅调解案例,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为尽快消化理论知识将其转变为实践能力,她自创“情景模拟代入法”,将自己代入案例中。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根据自己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情况,把当事双方转换为自己所面对的群众,构建出同一案例的地方模板。从法理情三方面入手,通过不断推演,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解,记录下来后,作为指导她开展调解工作的“制胜秘籍”,而且她还会根据调解工作经验进一步修改完善“秘籍”。
日复一日,杨金花快速积累了丰富的调解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成长为人民调解的专家。杨金花认真钻研调解实务
二、倾注热忱之心,不断开拓创新
“快乐在工作中、幸福在岗位上”,这一直是杨金花工作的座右铭。对待工作,她时刻充满热情。清溪镇是犍为县的经济大镇,紧邻县城,前些年治安环境较差,矛盾纠纷突出,加之项目征地多,许多征地拆迁纠纷的调解难度很大,涉及群众多。在清溪工作期间,她主动请缨参与调解,注重调解技巧的摸索,运用自己的“制胜秘籍”,逐渐摸索出一套“以法辩是非、明理分清浊、情礼顺民心”的万用调解公式。通过这套公式,根据不同案情,又衍生出了不同的矛盾纠纷化解方案,高效顺利化解了各类矛盾解纷。近年来,经过她参与调处的征地补偿款分配、邻里纠纷、婚姻家庭及赡养纠纷就有***余起,调解成功率达**%,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余万元。杨金花接待来访群众,化解矛盾纠纷
三、倾注无畏之心,努力为民解难
杨金花对于上级交办的急难险重任务,从不推诿,知难而上,敢啃“硬骨头”,多次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疑难纠纷调处任务,其出色的工作受到上级和群众的好评。在担任清溪司法所长期间,多次参与调解疑难纠纷调解。辖区村民张某(女)在****年与同镇村民徐某某同居生活,生育一小孩徐某航。徐某某平时不务正业,也不挣钱回家。张某于****年开始外出务工,并表示与徐某某不可能在一起了,双方从此中断了联系。****年*月,张某的父亲出车祸,其母亲在医院照顾父亲,因家中无人料理,张某从外地赶回家中。徐某某得知张某回家的消息,多次到张某的家中扬言:当初张某说走就走,说不联系就不联系,孩子徐某航丢给他抚养,如果张某不给个满意的说法,就会杀了她全家。杨金花与镇村两级调委会和相关工作人员闻讯,多次到场开展安抚协调工作。经过杨金花与双溪镇调委会、派出所多次联合调解,达成了一致意见:儿子徐某航随徐某某生活,张某按月支付抚养费;徐某航因突发急病等意外,实际支出在****元以上,凭依据双方均摊;从协议生效之日起,各自履行义务,不再干扰对方的工作和生活。通过调解,平息了一场有可能发生“民转刑”案件的纠纷。杨金花调解家庭纠纷
四、倾注廉明之心,始终刚正不阿
杨金花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率先垂范,模范遵守了党纪国法,她带着感情开展群众工作,从不吃拿卡要,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在生活中,杨金花对自己、对家人严格要求,生活简朴,脱离低级趣味,无不良嗜好。杨金花对自己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作风过硬,自参加工作以来,从未受到过任何党纪政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