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助推非遗工作再结硕果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日,为期两天的省级非遗体验基地创建工作培训会在桐乡举行。来自全省各县(市、区)的**多名非遗工作者与传承者齐聚一堂,推动优秀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推非遗工作再结硕果。现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游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郎富平带来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解析》的讲课,从现代旅游需要转型、旅游通过非遗转型升级,以及非遗借助旅游创新发展等方面,讲述如何推动非遗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的融合。桐乡市非遗馆竹编分馆负责人钱继淮参加了本次培训,他告诉记者,作为非遗传承人,他们在非遗创作以及日常的文创设计、技艺传承等方面比较熟悉,且具有丰富的经验。但在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以及如何将非遗包装成文化产品推向市场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还比较欠缺,此次培训,可以帮他们将这块“短板”补充完整。非遗,是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标识,无可替代且意义深远。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桐乡通过“非遗+产业”“非遗+创新”“非遗+文旅”等,积极探索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和发展的新路径,共建成各级各类传承基地**个,培养传承人群*万余人次,共拥有人类非遗项目*项、国家级*项、省级**项。其中,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和乌镇竹编等*项先后入选首批国家级和省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专注于蓝的深度开发”项目入选全国文旅部传统工艺振兴优秀案例,这也是浙江省唯一入选项目。今年上半年,我市还入选了浙江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地区名单。从一系列的项目和数据可以看到,桐乡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通过坚持积极作为、大胆创新的工作思路,目前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与活力得到了激发,非遗保护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除此之外,依托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在全市多地连续举办*届“我们的节日”系列民俗活动,让老百姓切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截至目前,累计已有超百万人次参与该活动,“我们的节日”品牌活动还入选了浙江省社科普及创新项目。据悉,培训课上针对“非遗旅游景区打造”展开了经验讨论及介绍,并围绕“非遗体验基地如何融入旅行社线路”进行实操讲解。课后学员们还前往乌镇镇陈庄村和丰子恺IP文旅融合示范点石门镇墅丰村进行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