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让“闽王文化”焕发新光彩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同安区探索推动闽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闽王颂》以少儿吟诵的方式弘扬闽王文化。■现场观众品鉴同安封肉。 陈捷 摄弘扬闽王文化,传承“开闽精神”。昨日上午,“开闽第一·缘系厦金”****年第九届同安闽王民俗文化节在厦门北辰山成功举办。两岸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追溯闽王文化的发展历程,共同研讨新时代闽王文化的传播新途径,推动闽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开闽精神”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发扬和传播。文/记者 颜梅丽通讯员 杨心亮 余雪燕陈曼璐 图/同安区提供历史渊源千年前的竹林兵变 奠定同安成为闽王文化的孕育地活动现场,《闽王文化在同安》动漫首发,带领观众重温王审知的开闽之路,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闽王文化的独特性。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介绍,唐末五代时期,中原战乱,农民揭竿起义。公元***年,王审知与其兄王潮、王审邽随义军入闽,来到现在的同安区五显镇北山。由于义军首领王绪心胸狭窄,滥杀无辜,军中人人自危。于是,先锋刘行全与王家兄弟定计,在北山一片竹林中擒囚王绪。相传,竹林兵变后军中无主,群雄欲推王潮为主帅,王潮苦辞不允,于是就把剑插到地上,说:“能够拜剑而让宝剑有所感应的人,我们奉其为主帅。”不料,仅王审知拜剑时,宝剑跃起,大家要将王审知奉为全军主帅。王审知以长幼有序为由,推举大哥王潮作为全军主帅,自己则作为副统帅。自此,“开闽三王”的领导权确立,随后义军攻取泉州、福州,继而建立闽国。“竹林兵变,拜剑择帅,奠定了同安成为闽王文化的孕育地、发祥地。”颜立水说,王审知主政福建近三十年,施政有方,使八闽成为“海滨邹鲁”,他由此被尊为“开闽第一人”,后人称他为“开闽王”。传承发展推动闽王文化融合发展 让“开闽精神”传播更贴近生活昨日活动现场,主办方邀请同安封肉非遗传承人吴招治制作同安区最大的封肉,重达三十多斤,现场百人共同品鉴封肉宴,了解闽王“封印”的故事。“同安封肉”据传是为纪念王审知被敕封为“闽王”而创制的菜肴。公元***年,王审知被封为“闽王”,授其方形大印。当时居住在同安的官员为庆祝他敕封“闽王”,举办了一场盛宴。席间一道佳肴就是将猪肉切成四四方方的大块,配上佐料,用黄巾包裹,形如大印,包裹的黄布犹如束印黄绫,布包为“封”。同安封肉由此而来,成为海内外同安华侨最喜爱的家乡菜。闽王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同安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两岸重要的民间共同信仰,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影响力。近几年来,同安区持续探索,推动闽王文化与旅游、生活、生产融合发展。现场,厦门王审知研究会、金门王氏宗亲理事会、河南省固始县王氏宗亲会签订共建协议,将在传承闽王文化,弘扬“开闽精神”方面开展一系列共建合作,计划在****年推出“闽王主题研学之路”旅游精品路线,目前已完成一期课程开发,这也意味着“开闽精神”将以更贴近中小学生生活的方式进行弘扬传播。同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同安具有****多年人文历史的厚度,该区将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擦亮千年银城文化招牌,真正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富美新同安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附件下载: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