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信息化非现场监管,南京这一系统让排污单位守法更轻松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排污许可证核发总数,重点管理、简化管理家数,预警信息、报警信息……在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的一块电脑屏幕上,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各项信息便在监管平台上实时显示。“这套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监管系统可以按规则自动筛选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预警,自动提醒排污单位。”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审批处工作人员介绍,“自系统上线运行后,排污许可证逾期情况从过去每个月都会有,到现在基本不会再有了。”依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或者延续申请未经批准排放污染物”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处**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凭借一套系统就能基本“消灭”排污许可证逾期情形,南京是如何帮助排污单位做到的?让排污许可实现非现场监管“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门大力推进排污许可制度改革,要求发挥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核心制度效能,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体系,推进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出台文件,强调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危险废物等重点领域试行非现场监管和执法。借此契机,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非现场监管*个配套管理办法基础上,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执法改革,创新出台《南京市排污许可非现场监管工作专项实施方案(试行)》,强化排污许可核发登记、日常管理、环境监测、执法监管联动,构建管理服务、信息研判、移交整改的排污许可非现场监管机制。“推行排污许可非现场监管,一方面可以更加突出发挥排污许可核心制度效能,另一方面可以更加有效推进水环境、大气环境、危险废物精准监管。”审批处工作人员说道,“通过非现场监管管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醒排污单位落实《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中常见法定要求,包括:是否履行排污许可手续;排污许可证是否超期;是否按规定提交执行报告;是否存在超标(总量)排放行为;是否按规定开展自行监测;存在异常情况是否及时报告六个方面。”让监管部门减轻人力负担依托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江苏省排污许可管理智能化辅助系统,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深入“挖掘”排污许可数据资源,整合现有环保脸谱、监测平台等现有其他环境管理数据,建设南京市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监管系统。“我们根据排污许可工作需要将监管系统分为全景、监管、监测、执法四个模块,并针对不同要素,比如水、气、固废等进行功能开发,便于更清晰化管理,方便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和提升精准执法效率。”审批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监管系统已建成并投入运行。为落实非现场监管管理服务,在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即将逾期前**日、**日、**日和*日;在执行报告(季报、年报)规定时限内前**日、*日和*日;污染物排放总量超年许可总量**%时;距手工监测频不足即将逾期时等多种情形,都会通过监管系统主动提醒排污单位及时履行法定义务。”据了解,南京市持证排污单位****余家,登记管理超过*****家,精准筛选未落实要求的排污单位,并及时告知的工作难度较大。过去,工作人员主要依靠全国排污许可平台人工筛选,采用电话、微信提醒的方式,相对“繁琐”。现在,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监管系统可以自动查找问题,自动提醒排污单位,若排污单位未落实相关要求,违法线索可以直接提交给执法部门,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自****年底至今,全市生态环境部门面向排污单位累计各类排污许可提醒服务超过****家次。让排污单位避免“不必要”损失《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明确要求,排污单位需依法持证排污、按证排污、自证守法。但在落实条例实际工作推进中,各排污单位偶尔会出现忘记提交执行报告,排污许可证过期忘记延续等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排污单位一旦出现这些违法行为就会面临对应的行政处罚,并处以罚款。但这些‘不必要的损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南京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表示,推行排污许可非现场监管工作,除了依法监管以外,更重要的就是为排污单位服务。“处罚不是目的,规范排污单位的排污行为,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才是重点。”“我们企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负担减轻了,之前我们因为工作繁忙出现过一次忘记按时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的情况,还受到了处罚。现在每临近时间节点,监管系统就会提醒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相关工作,企业的环保人员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场的管理中。”南京市某排污企业负责人对监管系统的上线非常认可。“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常见的是年报和季报。”审批处工作人员介绍,“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监管平台上线前,年报按时提交率一般只有**%,季报按时提交率更是不足**%;平台上线后,年报按时提交率一下达到**%,季报提交率也超过**%。排污许可证逾期情况也从过去每个月都有,到现在基本不会再出现。”下一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将根据非现场监管工作推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需求,继续完善、优化平台功能,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进做好保障。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