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富阳区“四个重塑”助推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提升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今年,富阳区受遭遇超级值强降雨,引发“*·**”暴雨洪灾,灾后省市领导做出重要批示、指示,富阳区迅速贯彻各级领导批示指示精神,开展多维度复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极限思维从四个方面重塑指挥体系,力争“打一仗,进一步”,提升自然灾害防御应对能力。一是重塑指挥部架构。以“指令畅通”为目标,对区防指“一办五组”组织架构作重新梳理。指挥部层面“一办五组”高位配置,区领导挂帅、牵头部门组织、核心成员支撑的方式重新配比力量,明确具体岗位和工作职责、固化工作流程;乡镇街道层面,全面落实防汛防台救灾工作包保责任制,建立区级领导、“老把式”联系服务乡镇(街道)防汛防台工作制度。二是重塑预案体系。以“实操灵敏”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区级预案体系(*个总预案;*个响应等级专项应急操作方案;*个短临极端天气应急响应机制)。乡镇(街道)和村社根据新修订的本级应急预案,以及新制定的《富阳区乡镇、村社短临极端天气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机制(试行)》《富阳区防汛防台“****”联合指挥体系暴雨预警叫应工作细则》等机制要求,开展培训和演练。健全防汛微网格体系,明确防汛微网格范围和“吹哨人”,实时可以启动突发极端天气紧急叫应叫醒机制。*月以来,区防指组织区、镇、村三级“****”联合指挥体系及防汛“四讲一会”等知识培训,参训人员****余人次;联合区委组织部牵头开展全区***个行政村全覆盖的“三提三知”防汛防台村级防汛责任人和防汛网格员专项比武,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应急指挥能力。三是重塑救援队伍。以“专常结合”为目标,实行区、镇、村三级救援队伍的差异化建设。区级层面完善全区应急救援队伍统筹协调调度机制,整合社会救援队、人民武装、国有平台救援队、消防救援力量,将抢险、救援、装备、机械混编战队,在充分研判的情况下,分区域实现前置备勤,各战队听令区级指挥随时赶赴现场;镇级综合救援队伍侧重本辖区范围内出现险情时第一时间的增援,经风险辨识后将小型机械前置风险点位,并落实**小时应急值守制度;村级突击队侧重叫应叫醒,遇到突发事件实现镇、村联动,争取时间开展先期救援,做到“*分钟接警,*分钟响应,**分钟到达,**分钟内开展施救”。四是重塑防灾减灾理念。以“综合防抗”为目标,加大对党员干部及社会面民众防灾减灾理念的宣传力度。一方面制作防汛防台宣传专题片,将***短时强降雨防抗工作作全面复盘,从汲取教训、举一反三的角度上,让体制内干部充分认识到极限环境下打好防灾减灾主动仗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利用各种手段强化社会面防灾减灾宣传,在传统编制防灾减灾知识“五进宣传”的同时,开展应急大讲堂进避灾安置场所,从***受灾较大的乡镇街道开始,趁热打铁加大村社防灾避险、应急救援知识教育培训和演练,从思想深处植入防灾减灾、自救互救是关键的理念,实现人员刚性转移向提前、主动转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