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为产业强链稳人才支撑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上周六,服务我市船舶海工产业集群的专线招聘活动圆满收官。*天*所高校,我市**家船舶海工与海洋开发类企业,共收到简历****份,其中硕士以上***份,达成初步意向***人。 目前,全省正围绕**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实施“产业强链”行动。根据市委、市政府规划部署,我市聚焦高端纺织、船舶海工两大南通最具标识度、最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成立*个工作专班,为“强链补链延链”提供人才支撑。 服务前延,摸清产业人才需求 为更好服务高端纺织、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等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人社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持续优化企业用工服务机制的通知》,将产业集群企业纳入重点服务范围,与***家重点企业和**个重大项目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建立市县协同和属地网格化用工保障机制。 “我们已经走访了*个区县,聚焦重大项目、重点产业,摸清企业实际用人需求,进一步提升人才、企业供需对接精准度。”市人才中心人才项目服务科科长刘节介绍,在实地调研前,调研组收集了我市重点企业近三年来人才引进数据,并通过问卷了解相关单位的招聘需求、发展前景、政策知情度等情况,“除了上门走访,我们还依托微信群,与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保持紧密联系,提供跟踪服务。” 此外,我市还结合就业见习工作,将中远川崎、惠生重工等一批产业龙头企业纳入就业见习基地,前移引才窗口,超前储备人才,“截至*月底,全市见习基地企业达***家,发布大专以上就业见习岗位达*****个,已组织****名青年人才参加见习,这些对于大企业、大项目的推进也是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市人才服务中心毕业生就业科科长秦海涛说。 线上线下,搭建校企对接平台 面对企业的各类人才需求和建议,市人才服务中心全面整合线上资源,依托微信公众号,发布**家重点企业的****个人才需求,同时将信息推送至全国***多所高校就业官网,开展“南通重点产业集群云巡礼”,集成式推介南通企业和岗位需求。 线下对接更为重要。市人才服务中心在前往开发区和苏锡通调研时,邀请了南通理工学院、南通科技学院等本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负责同志,与园区、企业现场对接。后期经深入沟通,苏锡通园区的懋略科技与南通理工学院的**名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人通过面试。在江苏海洋大学的专场招聘会上,学校海洋工程学院与南通的企业象屿海装,在展位上签起了校企共建意向书,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招聘会只是个开始,以后有合适的学生还可以点对点推荐。” 据介绍,围绕我市优势产业链,人社部门共规划了*条招聘专线,除了已完成的船舶海工,还有高端纺织、电子信息产业,“这是我市首次精准服务优势产业链、组织的专线招聘,今后将定期选择与相关产业链精准对应的高校,集中开展人才活动。”市人才服务中心二级主任科员缪泉说,除了日常的南通发展环境和人才政策专场推介,还将举办产业链知名企业专场招聘会、产学研对接等活动,既招引产业人才,也推动项目落地。 专线招聘,对口高校精准引才 上周的船舶海工专线招聘,走进的都是海洋工程、材料工程、机电工程等专业集中且优势的高校,为我市船舶海工产业集聚人才。 南通中远******在中国海洋大学签了*个明年毕业的硕士,“我们上课就会讲到中远海运川崎,我自己也专门了解过,感觉岗位挺适合我的,更偏向于科研。”郜琦智本硕都是在中国海洋大学读的,轮机工程专业也很对口,“南通的生活压力会小一点,硕士有每个月****元的补贴,还有购房补贴,挺有吸引力的。” ******目前主要是和巴西石油合作海上钻井平台的模块,因此希望员工的英文水平高一点,方便和甲方沟通;中天科技海缆有近**人的岗位需求,大多在技术研发部门,因此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我们都算要求比较高的,跟着政府组织的团出来,能一次到这么多双一流高校,招到了一些高层次人才。”中天的人事专员朱培培说。 瀚辰精英海洋工程(江苏)有限公司和南通汉舟海洋科技两家企业类似,都是主要从事船舶海工前端设计的,因此需要的多是研究设计人员。瀚辰是一家来自新加坡的外企,国内的总部去年*月刚刚落户南通,“这两年行业复苏,人才比较紧缺。”公司人事经理张桂香说,“南通这边会安排**人左右,这次招聘也收了**份简历,其中**个硕士。”巧合的是,张桂香自己也是去年*月刚到南通工作的,“我本科毕业好多年了,到南通每个月还有****元的人才补贴,挺意外的,也很暖心。” 日报记者 何家玉 沈雪梅 开始 内容附件标签 结束 内容附件标签 相关新闻 救助管理员:用行动传递温度 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南通港国际航行船舶进出港艘次*-*月同比增长**.*% 我市首批“医保服务室”启用 检修农机战“三秋” 信用修复线上核查助企加速“重启” 高效服务企业 主攻项目建设 我市同步举办第二届中国南通国际家纺交易会 相关文件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支持商贸流通发展促进消费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南通市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结果的通知 市政府关于通州湾示范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业务用房改造项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划拨方案的批复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市区“退二优二”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通市****年电力负荷管理预案的批复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年全市开发园区产业项目建设“龙虎榜”综合考评办法的通知 市政府关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单元F街区、江海港区**单元G街区详细规划的批复 市政府关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江海港区**单元D、E、F、G街区详细规划的批复 聚焦高端纺织、船舶海工产业集群,我市首次组织专线招聘—— 为产业强链稳人才支撑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 字体:[ 大 中 小 ] 上周六,服务我市船舶海工产业集群的专线招聘活动圆满收官。*天*所高校,我市**家船舶海工与海洋开发类企业,共收到简历****份,其中硕士以上***份,达成初步意向***人。 目前,全省正围绕**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实施“产业强链”行动。根据市委、市政府规划部署,我市聚焦高端纺织、船舶海工两大南通最具标识度、最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成立*个工作专班,为“强链补链延链”提供人才支撑。 服务前延,摸清产业人才需求 为更好服务高端纺织、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等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人社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持续优化企业用工服务机制的通知》,将产业集群企业纳入重点服务范围,与***家重点企业和**个重大项目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建立市县协同和属地网格化用工保障机制。 “我们已经走访了*个区县,聚焦重大项目、重点产业,摸清企业实际用人需求,进一步提升人才、企业供需对接精准度。”市人才中心人才项目服务科科长刘节介绍,在实地调研前,调研组收集了我市重点企业近三年来人才引进数据,并通过问卷了解相关单位的招聘需求、发展前景、政策知情度等情况,“除了上门走访,我们还依托微信群,与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保持紧密联系,提供跟踪服务。” 此外,我市还结合就业见习工作,将中远川崎、惠生重工等一批产业龙头企业纳入就业见习基地,前移引才窗口,超前储备人才,“截至*月底,全市见习基地企业达***家,发布大专以上就业见习岗位达*****个,已组织****名青年人才参加见习,这些对于大企业、大项目的推进也是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市人才服务中心毕业生就业科科长秦海涛说。 线上线下,搭建校企对接平台 面对企业的各类人才需求和建议,市人才服务中心全面整合线上资源,依托微信公众号,发布**家重点企业的****个人才需求,同时将信息推送至全国***多所高校就业官网,开展“南通重点产业集群云巡礼”,集成式推介南通企业和岗位需求。 线下对接更为重要。市人才服务中心在前往开发区和苏锡通调研时,邀请了南通理工学院、南通科技学院等本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负责同志,与园区、企业现场对接。后期经深入沟通,苏锡通园区的懋略科技与南通理工学院的**名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人通过面试。在江苏海洋大学的专场招聘会上,学校海洋工程学院与南通的企业象屿海装,在展位上签起了校企共建意向书,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招聘会只是个开始,以后有合适的学生还可以点对点推荐。” 据介绍,围绕我市优势产业链,人社部门共规划了*条招聘专线,除了已完成的船舶海工,还有高端纺织、电子信息产业,“这是我市首次精准服务优势产业链、组织的专线招聘,今后将定期选择与相关产业链精准对应的高校,集中开展人才活动。”市人才服务中心二级主任科员缪泉说,除了日常的南通发展环境和人才政策专场推介,还将举办产业链知名企业专场招聘会、产学研对接等活动,既招引产业人才,也推动项目落地。 专线招聘,对口高校精准引才 上周的船舶海工专线招聘,走进的都是海洋工程、材料工程、机电工程等专业集中且优势的高校,为我市船舶海工产业集聚人才。 南通中远******在中国海洋大学签了*个明年毕业的硕士,“我们上课就会讲到中远海运川崎,我自己也专门了解过,感觉岗位挺适合我的,更偏向于科研。”郜琦智本硕都是在中国海洋大学读的,轮机工程专业也很对口,“南通的生活压力会小一点,硕士有每个月****元的补贴,还有购房补贴,挺有吸引力的。” ******目前主要是和巴西石油合作海上钻井平台的模块,因此希望员工的英文水平高一点,方便和甲方沟通;中天科技海缆有近**人的岗位需求,大多在技术研发部门,因此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我们都算要求比较高的,跟着政府组织的团出来,能一次到这么多双一流高校,招到了一些高层次人才。”中天的人事专员朱培培说。 瀚辰精英海洋工程(江苏)有限公司和南通汉舟海洋科技两家企业类似,都是主要从事船舶海工前端设计的,因此需要的多是研究设计人员。瀚辰是一家来自新加坡的外企,国内的总部去年*月刚刚落户南通,“这两年行业复苏,人才比较紧缺。”公司人事经理张桂香说,“南通这边会安排**人左右,这次招聘也收了**份简历,其中**个硕士。”巧合的是,张桂香自己也是去年*月刚到南通工作的,“我本科毕业好多年了,到南通每个月还有****元的人才补贴,挺意外的,也很暖心。” 日报记者 何家玉 沈雪梅 开始 内容附件标签 结束 内容附件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