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邯郸市组织开展清漳河流域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由邯郸市人民政府主办,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和涉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清漳河流域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在涉县举行。生态环境部应急办主任李天威、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赵宪伟、邯郸市政府领导高和平等参加活动。漳河是河北省率先实施“一河一策一图”的一条河流,邯郸地处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本次演练针对的是清漳河,是漳河的一条重要支流。其流域内有多条国道、省道沿河或跨河,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是突发环境事件主要风险之一。演练模拟的事故点,距离岳城水库只有**多公里,而岳城水库是邯郸市、河南省安阳市的重要水源地,水质安全高度敏感。****年的岳城水库污染事件,影响了河北省邯郸市、河南省安阳市两个城市生活供水,教训深刻,损失惨重。为防止“****年的岳城水库污染事件”悲剧重演,进一步加强邯郸市与上下游流域城市突发水污染事件的联防联控,确保岳城水库水质安全,邯郸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本次应急演练。本次演练情景设定为涉县境内G***清漳河大桥发生一起粗苯罐车交通事故,部分粗苯泄漏造成清漳河污染,可能影响岳城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事故发生后,涉县人民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县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先期处置。邯郸市人民政府接报后,启动市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织环境应急力量支援涉县人民政府的处置行动,最终突发水污染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置。演练活动通过现场实战+视频播放等方式,对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的应急响应、信息通报、环境监测、决策会商、指挥调度以及应急处置等环节进行演练,真实还原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处置全过程,并展现出四大邯郸特色。此次演练充分展现了“南阳实践”中“以空间换时间,以时间保安全”的思路。通过协调山西省长治市停止上游水库泄水,利用清漳河上游的漳南渠、漳西渠、漳北渠进行分水等措施减少上游来水,拦截事发点上游清水控制污染团水量,随后利用事发点下多级水电站引水渠作为临时事故池储存含污染团来水,使用适宜应急处理药剂处置储存于水电站引水渠的污染团和事故污水,同时因地制宜在水电站退水渠内、主河道下游构筑多道活性炭坝吸附少量逃逸污染物等方式,将迅速实施源头控制与积极开展应急处置相结合,有效遏制污染扩散态势。此次演练充分体现出争分夺秒、科学精准的特色。从接警后,涉县交警、医疗、消防等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处置,到市生态环境局涉县分局接报后立即核实事故现场情况并对事件性质做出初步认定,先期开展应急监测和应急处置;从上报邯郸市人民政府及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工作,到涉县人民政府及时召集各相关部门进行研判,做出议定;从市生态环境局接报后第一时间将事故情况报告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并在接报**分钟内向邯郸市人民政府和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上报事故情况,到进行初步研判会商,组织应急监测人员,先行赶赴现场支援,再到邯郸市人民政府召集市直部门及涉县人民政府,梳理汇总事故发生以来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做出议定等等。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充分体现了邯郸环境应急工作争分夺秒的特点。打蛇打七寸,科学精准在演练中得到充分体现。涉县人民政府会议决定,根据漳河流域联防联控协议,协调山西省相关部门,尽快关闭上游水库闸门,停止向下游泄水;协调浊漳河跃峰渠取水口尽快停止取水,清漳河下游台庄枢纽尽快关闸,防止清漳河水泄入漳河。按照漳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一河一策一图”措施,启用漳西渠、漳北渠、漳南渠对清漳河上游来水进行分流,依托辽城乡*座混凝土桥构筑临时坝拦截上游来水;多措并举有效降低了清漳河主河道水量及流速。邯郸市人民政府的会议要求,初步判断对市级岳城水库饮用水源地、涉县县级饮用水源地水质影响较小且不影响取水,根据《邯郸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布邯郸市岳城水库突发环境事件黄色预警,启动邯郸市突发环境事件Ⅲ级应急响应,要求涉县人民政府发布县级突发环境事件黄色预警,启动县级突发环境事件Ⅲ级应急响应。同时要求,现场指挥部要按照“争分夺秒,上截下堵,梯次布防,就地处置”的总体思路,将环境事件影响范围控制在清漳河范围内,不让一滴超标河水进入漳河。此后,根据监测数据、处置进展。指挥部结合专家组,不断调整处理措施,确保了这次环境应急事件的最终圆满解决。此次演练过程中,该市环境应急领域智慧管理平台大显神威。作为河北省首个环境应急领域智慧管理平台,邯郸应急平台中开发了环境应急指挥系统,集成了信息报告、专家库、物资库、应急监测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预案、危化运输应急处置等多项信息,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实现了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接报、指挥、调度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和全程数字化档案留存。演练中,平台发挥了三方面重要作用。自动搜索有关应急专家信息。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应急处置人员在赶往涉县应急处置现场途中,根据市级应急指挥部命令,在邯郸市环境应急管理指挥平台启动Ⅲ级应急响应措施方案,自动查找搜索相关专家、检测机构等,并支持在线会议功能。通过联系相关应急专家,组织相关处室单位和专家组进行研判会商,部署工作任务。自定义搜索相关应急物资、应急处理药剂等信息。适时调集活性炭**t,应急处理药剂**t,及时投入应急处置工作。拦油索能够稳定漂浮在水面上,用于控制水域中漂浮类污染物的扩散;吸油毡能够迅速吸附油性污染物,转移漂浮物。两种措施有机配合,在事故发生初期能够吸附大部分漂浮污染物,有效保护水域环境安全。在构筑拦油索后,应急处置人员在拦油索下游实施机动作业,处置零星漂浮污染团,切实保障了处理处置效果。及时提供污染团前锋位置。针对此次河流污染,指挥平台根据河流监测结果、河流流速等信息,在系统里推算污染团到达各水电站引水渠渠首的时间,给污染处置提供决策支撑。本次演练中融合了多种科技元素。演练中,应急处置人员操作无人机对受污染河道进行了巡查。作为一种搭载平台,无人机能搭载高分辨摄像头、测绘设备、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多种设备、执行多种任务。针对流域环境问题,应急监测人员对污染河道进行了水样采集。同一时间对多个监测断面采集瞬时样品,对于人员难以到达的地方,可以通过无人机搭载水样采集设备,根据预设任务坐标,精准飞行至预定任务地点上空,通过多种智能传感器配合,采集指定深度的水样,大大提升了采样效率和精度,为快速响应、快速监测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无人机还对监测区进行大范围监测,监测结果能在短时间内生成高清晰图像数据,可直观辨别污染源、可见漂浮物等,并生成分布图,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直接、准确的依据。采样后,及时出具检测结果很重要。此次演练中,配备了移动式应急监测车。该移动式应急监测车自带设备能够同时监测水质五参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六价铬、氰化物、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多个参数,可自动完成取样、预处理、分析、数据处理,实现无人值守全自动连续监测,具有分析过程灵敏快速,监测分析数据准确可靠的特点,并可将多参数监测结果综合分析,能准确判断水体中的污染因子。同时,移动式应急监测车还可搭载其他便携应急监测设备,扩展监测能力。应急监测人员使用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现场检测,基于独有的微型四极杆质谱技术及真空技术,能够精确定性和定量分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提供可靠的结果对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污染范围等做出判定,为后续处置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此外,演习还因地制宜,使用冲锋舟布设拦油索。通过本次演练,检验了邯郸市环境应急管理指挥平台以及漳河“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响应方案的支撑作用,提高了邯郸市、县应急处置力量的协同配合能力,锤炼了各部门的队伍素质、优化了部门的职责分工、完善了应急事件的处置程序,为快速、有效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积累了实战经验,对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确保邯郸市水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演练,市县相关部门、社会机构等共计**个单位联合参演。生态环境部应急办和省生态环境厅、山西省长治市生态环境局、河南省安阳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