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城厢:特色载体让主题教育更鲜活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那时候,下黄还是郊区的一个小村庄,地势低洼、水患频仍,一到雨季,大家便担惊受怕。”近日,在城厢区霞林街道下黄社区壶兰七境苑小区,社区讲解员陈海燕向区疾控中心的党员干部讲述木兰溪的治水故事,带领大家实地体悟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推动木兰溪“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鳞次栉比的高楼、花木成荫的公园、错落有致的小区……木兰溪综合治理启动后,下黄社区迎来蝶变,旧村庄改天换地,一跃成为城市高档居住片区和综合商务区所在地。地处木兰溪畔的壶兰七境苑小区环境优美,周边配套齐全。下黄社区党委副书记、壶兰七境苑小区党支部书记韩立新说,小区在实施主干道白改黑、邻里健身广场建设、安防系统升级等工程后,立足资源禀赋,建设木兰溪治理精神教育基地、战洪桥旧址等,既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为党员干部接受教育提供了新平台。围绕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城厢区按照“一镇街一主题一路线”工作思路,组织挖掘特色资源,着力在谋划特色场景、特色学习课程和特色实践活动上下功夫,打造特色载体,丰富学习形式。该区将壶兰七境苑、东沙抗捐暴动旧址、闽中革命史纪念馆等**个特色资源,作为“循迹溯源学思践悟”现场教学点,并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串点成线、提档升级,组织党员、干部常学常新、常悟常进。埔柳村龙眼林中的桂圆加工厂房木兰溪水滋养下的华亭镇,龙眼栽培历史悠久,是莆田龙眼主产区之一。该镇瞄准“文赋华亭产业兴、安澜木兰乡村美”主题,串起木兰溪沿线埔柳、五云、油潭等*个龙眼盛产村居的资源禀赋,形成跨村联建党建联盟,抱团振兴龙眼产业。眼下,这一现场教学点路线,已成为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成果的特色载体。常太镇立足库区、果区实际,确定“传承移民品格、践行‘两山’理论”主题,推出岭下美丽乡村等现场教学点路线,展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在搭设特色载体的基础上,该区各级党组织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将书本学、实践学、现场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党员干部接受思想淬炼,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围绕主题教育学思践悟,服务群众,推动高质量发展。”城厢区委主题教育办副主任、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毓卿表示,用好用活特色载体,更好地引导党员、干部从理论源头和实践起点,深刻感悟新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推动主题教育热起来动起来活起来。(陈盛钟 通讯员 易振环 许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