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发稳“绿色电” 养肥“光伏鱼”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水上光伏发电、水下渔业养殖……日前,走进当涂县大陇镇双潭湖“渔光互补”项目现场,只见鱼塘水面上方架设的光伏板阵列煞是耀眼。光伏板下,一条条个重*公斤左右的胖头鱼,在渔网中跳跃着,展示出一幅鱼肥年丰的图景。 “今年是鱼苗放养后的第三个年头,也是开捕第一年,预计捕获量可达**万公斤,销售收入***万元。”当涂县******总经理茅亮介绍说,“光伏鱼”是生态鱼的代名词,深受东北、山东、广东消费者青睐,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在茅亮看来,“渔光互补”好处多多。一方面,太阳能电池板的架设,使水体温度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水产养殖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另一方面,太阳能电池板充分利用了水上空间,进一步提高了发电效率,为周边地区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发电和渔业养殖能够兼顾,这一切多亏了供电部门的新技术。”茅亮表示。 茅亮提到的“新技术”便是供电部门提供的数字化技术支撑。 ****年**月**日,位于当涂县大陇镇双潭湖域内的中广核安徽当涂***MW光伏项目***kV升压站一次性带电成功。作为华东地区单体最大的平价光伏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亿元,利用****亩水面优质资源,建设容量为***MWp的“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开启水下养殖和水上发电的双赢模式。 “和传统的电站建设模式不同,‘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直接建在鱼塘水面上,对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的要求也大不一样,这需要对发电组件的负载、负荷进行密切监测,从而保障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运行。”******太白中心供电所所长周维康表示。 “以前每项指标状况均需人工查询,现在通过数字大屏幕就能实时查看指标情况。一旦负载、负荷发生异常,数字化监控设备就会发出警报,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处置。”指着所内的业务管控数字大屏,周维康十分感慨,电网的数字化建设,大大提高了电网的服务效能。 今年以来,******推动全业务、全环节、全方位、全场景数字化转型升级,******为试点创建国家电网提效引领型数字化示范县,借助科技手段,深挖数据价值,建设“智慧电网”,实现电网运行分析、保供电预警、智慧应用等功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下一步,******将进一步推进数字化建设,******决策、服务基层一线为目标,******数字化转型,深化成果应用,在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更好发挥数字支撑作用,促进供电服务提质增效。 记者 任德玲 通讯员 张一凡 沈国维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