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执”此青绿是阳羡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宜兴成功入选。这块沉甸甸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奖牌,是继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美丽乡村重点县”等后,宜兴获得的又一“国字号”荣誉。宜兴之所以能“执”此青绿,得益于多年来全市上下在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勇毅前行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如今,行走在陶都大地,无论是在工业园区,还是在广袤农村,处处可见以“绿”赋能、点“绿”成“金”的生动实践。坐拥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守护好原色风貌,是将生态禀赋发挥好的首要前提。近日,市金秋生态护渔文明实践行动在东氿举行,活动嘉宾和市民群众共同放流鲢、鳙、翘嘴鲌等鱼苗**多万尾,这些鱼苗将勇担“以渔净水”重任,促进“双氿三河”水生物种野外种群恢复和重建,进一步改善水生态环境。围绕河湖水质与环境面貌“双提升”,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美丽示范河湖建设,截至****年,建成美丽示范河湖***条,并积极开展河(湖)口生态湿地建设,恢复湖滨带湿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建成生态湿地**个,全方位打造出水系畅、水色清、水景美、水韵悠长的美丽河湖亮丽景色。与此同时,我市还整合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创新实施“矿地融合*.*”,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昔日的残山剩水摇身一变成为公园、度假酒店和网红打卡点。此外,我市还大力实施化工企业淘汰退出,通过产业置换方式推动工业绿色化转型升级,大力削减工业污染减量,****年以来共关停化工企业****多家,太湖一级保护区建成“无化区”。如今,太湖西岸千亩湿地群串珠成链,“三氿”****亩“水下森林”郁郁葱葱,无数野生动物重返湿地公园,宜兴生态之城的品牌越来越亮丽。拥有了丰厚的绿美家底,还要走好点“绿”成“金”之路。不久前,宜兴新能源产业又迎来一名实力大将,总投资**亿元的氢枫(中国)研发制造宜兴基地在环科园正式开工,建成后将成为宜兴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能源引擎。近年来,宜兴在着力促进传统产业生态化的同时,聚焦新兴产业发展,深化生态与产业融合,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齐头并进。环科园坚定走“绿色转型、低碳发展”的示范之路,打造了面向未来的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零碳厕所”“全省首个零碳示范园”等一批引领性的绿色低碳生态产品;一批全国领先的智能工厂、绿色工厂蓄势崛起,集成电路、新能源、生命健康三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G、物联网等N项未来产业加快布局。与此同时,窑湖小镇、宜兴大拈花湾文化旅游康养项目、隐龙谷温泉度假酒店等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更成为宜兴文旅发展的“引流法宝”。此外,我市还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生态健康旅游、良种苗木繁育等区域特点鲜明的产业,“阳羡雪芽”“宜兴红茶”“宜兴百合”“宜兴乌饭”“湖?杨梅”等成为地理商标,最大程度实现了区域优良生态资源的良好转化。今年,宜兴的“两山”转化之路又迈上了全新赛道 — —全市**.* 万亩林地(森林)最小尺度的各种生态产品指标本底基础数据正式出炉。这本详细的森林生态产品账册,在解决生态产品价值度量难问题的同时,也为我市森林碳汇交易项目储备开发奠定了基础。为了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宜兴实践在制度上进一步固化,推动形成可复制的发展模式,近几年,我市持续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从物质供给服务、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和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三个方面对宜兴市生态产品价值予以量化。数据显示,宜兴****年GEP为****.**亿元,同比增长 **.*%,与当年GDP相当,生动诠释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宜兴实践。为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质量考核体系,近年来,我市还不断推动生态产品总值考核与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并行的“双考核”制度,将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结果与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有效衔接,推进核算结果进“考核”、进“奖补”、进“激励”,形成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宜兴特色的绿色发展综合考核体系。目前,我市高质量考核中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占比从****年的**.*%—**.*%提高至****年的**.*%—**%。荣誉是激励,更是责任。站在新的起点上,宜兴将继续深入探索“两山”转化路径,让“两山”理论实践成果在宜兴生根开花,并带动周边地区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高质量双向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