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品质民生 幸福高新——高新区全力推动社会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院区试运行。从此,高新区有了第一家综合性三级医院,高新区**万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更加便捷。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院区项目是****年高新区民生服务补短板、强弱项重大项目之一,一个个民生项目的建成达效,是高新区全心办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的生动写照。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院区、高新四中学校、天悦城小区幼儿园等民生项目建成运行;完成了**户特殊困难及低收入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扎实推进养老服务、教联体、“***”攻坚行动等*项改革落实落地,高新区民政事业、教育强市、健康襄阳建设、防灾减灾救灾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让高新区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月**日,高新四中建成投入使用。自此,高新区初级中学达到*所。“老公在附近企业找到了工作,家门口就是高新四中,孩子上学非常方便。”住在高新区学府家园的秦女士说,自从项目动工就盼着项目尽快建成,小区边上有了学校,住在这个片区的居民幸福感更强了,“年底把父母接过来,一家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了。”高新四中的投入使用也为今年大批入驻比亚迪襄阳产业园的工人的孩子上学提供了解决途径。“员工孩子的上学问题不解决,工人上班都静不下心来。”比亚迪襄阳弗迪电池厂厂长殷珏琳告诉记者,在项目指挥部的协调下,先后有***余名职工的孩子在高新区就近上学,为稳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入园难”问题,高新国投在全市首创联合办园模式——高新国投旗下幼儿园由高新区管委会主办、高新国投承办,面向社会购买服务。截至目前,运用该模式,高新区已在多个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所,提供学前教育学位****个。高新国投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有*所幼儿园进入装修阶段,投入使用后将增加学位****个。在学校主体加快建设的同时,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也进行得如火如荼。目前,四十二中、二十七中、高新二中和慧博盛高中*所学校已经纳入市级数字校园试点建设,高新四中、邓城小学等开展智慧化校园建设。学校建设也带动着周边社区居民生活品质提升。每到周末,团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上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该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新的社区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后,专门建设了标准化的篮球场,邀请二十七中副校长余俊超来给孩子免费上篮球课,现在长期来参加培训的孩子有**多个。据悉,像余俊超这样,在团山社区发挥特长,参加教育志愿服务的居民已达***余人。卫生健康事业稳步推进“现在,已经有三名患者得到了有效诊断。”**月**日上午,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院区启用还不到半个小时,神经内科门诊医生张安平就忙得不可开交了。她告诉记者,从接诊的情况看,患者对高新院区的医疗设施和服务非常满意。“设施先进,就诊区域宽敞,连接走廊的设计非常人性化,走进医院,没有看病就诊的压抑感。”吴先生听说市一医院高新院区投入使用,就早早地赶到医院,在义诊台前做完义诊,楼上楼下地参观了个遍。市一医院高新院区投入试运行让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邱伟和市一医院的刘正玲非常激动,两人约好在大厅合影。邱伟说,高新区医疗服务资源不足是民生事业的重大短板。这个项目从动议到实施,得到了市卫健委和高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院区的高标准建设,也为高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范本。近日,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比亚迪襄阳产业园工人上门做体检的事受到比亚迪总部的一致好评。“如果去医院做体检,生产调度、来去交通都成问题。医院得知我们的困难后,主动提出上门服务,大大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和后勤保障成本。”殷珏琳告诉记者,目前,该院已经上门体检***余人。从今年*月份到明年*月份,上门开展体检服务将达到****人次。为服务好群众,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发起“阳光到家”行动,让医院周边卧床患者享受到居家延伸医疗护理服务。居家延伸服务小组由该院外科主任刘学勇、泌尿外科主任张红欣、神经外科副主任万祖安、伤口造口专科护士郭道丽和外科护士李珍组成。他们利用下班时间,为外科的出院患者提供系统专业的延伸护理服务,有效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管理水平,减少了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新一轮医疗改革启动以来,高新区在完善医疗服务全覆盖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对新建大型商住区配套建设卫生机构,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紧密型医联体探索,落实市一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联体合作协议,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水平。据悉,今年以来,高新区拨付****年公共卫生考核尾款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经费***.*万元,预拨****年公卫经费***万元,结算****年宫颈癌筛查经费(城镇非工会会员部分和农村妇女部分)**.**万元,落实****—****年度乡村医生养老待遇**.**万元,投入**.**万元为两家乡镇卫生院改装负压救护车*台。截至目前,高新区完成适龄妇女宫颈癌免费筛查*****人次,全市排名第一。基层治理创新提速日前,在高新区七里河街道大石桥社区网格员的帮助下,黄先生的房屋成功出租,筹集的资金可以让黄先生在养老院安心养老。黄先生说,现在有人照顾了,女儿在外地也能够安心读书了。去年底,黄先生意外中风,因女儿在外地上大学,独居的他生活变得困难。社区网格员贾雪玲、匡柏平每次到黄先生所住小区时,都要到他家关心一下他。一日,贾雪玲、匡柏平在上门服务时发现,黄先生意外磕碰受了伤。他们及时联系医生为黄先生包扎,并对其家居环境做消杀处理。后来,贾雪玲、匡柏平主动承担为黄先生购买物资、做饭、打扫卫生等事务。与此同时,大石桥社区为黄先生制订“精准救助”计划。在征得黄先生女儿同意后,将黄先生送到养老院休养,安排专人照看。另外,为黄先生办理了低保,减轻了一家人的生活压力,并联系房屋中介将他的房屋出租,筹集养老费用。据悉,为增强网格管理力量,今年,高新区共新聘***名网格员。在提高物业服务能力上,高新区社会事务局联合该区城乡建设中心发挥“三方联动”机制作用,协调社区居委******,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物业服务中“服务内容不公开”“收费信息不详细”“公共收益去哪儿了”等问题。以米庄镇刘家村为试点,创新村级议事协商制度,以点带面,推进全区村(社区)级议事协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高新区通过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运营维护社会工作站(室),建立了完善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领导机制,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打下了基础。目前,高新区村(社区)一地一特色,创新志愿服务活动,共绘高新幸福底色。今年*月,陈营社区组建了“不是事儿”志愿服务队,集合辖区有一技之长的居民,为辖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截至目前,已吸引**余人参加,为居民解决烦心事***余件。在连山社区,每周举办的“志愿服务集市”让居民寻找志愿服务就像逛街一样便利。该社区党委书记刘瑜说,志愿服务集市开集以来,居民参加的积极性不断高涨,从家电维修到为宠物治病,集市提供的服务基本包括了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政事业持续进步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高新区最大限度地调度资源,托举需要特殊照顾群体,在新征程上凝聚“一起向未来”的磅礴力量。完善救助制度体系。按照“物质+服务”救助模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积极探索多层次、多类别的社会救助方式,确保所有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截至目前,高新区今年累计为****户****人发放低保金***.****万元,为**名特困对象发放供养金***.****万元,为**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供养金**.**万元,为现有五保供养对象等发放救济金*.*万元。今年春节期间,该区为****户困难群众和**名集中供养老人发放慰问物资价值**.*****万元,为***户低收入家庭发放临时生活救助金**万元。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截至目前,高新区已累计为****名**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高龄补贴***.**万元,为**名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人发放生活补贴*.**万元,为***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万元,为****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万元,为*名残疾人发放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万元,为****名丧失劳动能力残疾人缴纳医保费**.****万元;落实****年五月花残疾人“阳光家园”项目建设资金**.***万元,并以此为阵地组织残疾人开展看一次电影、读一本书、游一次园、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等“五个一”文化活动;团山镇江山社区残疾人“阳光家园”开工建设,将为七里河、紫贞两街道和团山镇****余名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治疗、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技能培训等服务。持续推进移民后扶工作,高新区已为***名原迁移民发放****年度直补金**.**万元,为****名新增移民发放生产开发项目扶持资金**.**万元。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截至目前,高新区今年已累计发放优抚金***.****万元,为**名义务兵家庭发放优待金***.******万元,为**名符合义务兵奖励金发放标准的大学生发放奖励金*.*万元,为**名****秋冬季—****年春季自主就业士兵发放一次性退役补助金**.****万元。在今年春节和“八一”期间,该区为***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慰问金**.**万元,为**名困难退役军人发放帮扶金**.**万元。该区扎实推进“退役军人一件事”落地落实,通过多部门互联、数据共享、集成服务等方式,把退役军人“一件事”办成退役军人暖心事。(来源:襄阳日报 ?作者:刘国庆 董学锋 周俊梅 刘冬立 黎贵波)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