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三措并举促改革 强化管理用好水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图片附件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地处西北内陆腹地,是典型的干旱荒漠性气候,属缺水地区。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有利于促进示范区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既是现实之需,更是长远发展之要。近年来孪井滩示范区因地制宜,结合示范区农业发展实际,统筹整体谋划,强化顶层设计,总结了一套“政府主导、灌区推进、协会落实、群众受益”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经验,不断提高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持续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水安全保障。一、政府高位推动,部门联动施策为确保改革推进有条不紊、高质高效,示范区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发展布局,成立了以示范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编制了《内蒙古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规划》,并报阿拉善盟水务局备案,为有序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夯实了根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为确保长期以来封冻难解的问题逐渐消融解决,示范区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节水奖励补贴、工程维修管护、用水定额管理等工作机制,通过科学测算农业灌溉成本,合理核定农业水价,加快实行农业终端水价,通过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及其他渠道资金,落实农田水利设施的维修养护经费,提高农业水价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事关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示范区始终坚持把完善水价形成机制作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核心,先后出台制定了《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农业灌溉用水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办法》、《孪井滩示范区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办法(试行)》等配套制度办法。同时强化执行监督检查,抽调专人组成农业水价水费调研组,深入群众间解读、宣传水价改革政策、了解农业灌溉水费执行情况,切实解决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人员认识不足、改革政策解读不精等问题,并针对执行存在的问题,积极查找原因、研究制定解决措施,确保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取得实效。二、推广节水技术,创新管理机制近年来,示范区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行节水技术的应用。通过灌溉沉砂池工程、管道工程,将水引入田间,减少输水过程中蒸发、渗漏损失,用水效率、灌溉速度、节水效益得到跨越式提升。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潜力所在。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核定农业用水总量。定额供水、超定额累进加价是孪井滩示范区根据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要求和灌区实际情况采取的一项水价改革措施,农业灌溉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实施,以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管理为依托,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标准、落实责任、保障措施等手段,提高农民节水意识,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灌溉方式调整。三、推进工程建设,精准计量赋能在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中,孪井滩示范区重点围绕乡村振兴目标,加快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孪井滩扬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全面提档升级农业灌溉水平,切实加强扬黄灌溉工程安全运行,为乡村振兴、粮食安全、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在推进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也同步配套推进灌溉用水精准计量建设,目前示范区扬黄灌区已配置超声波液位仪**处,实现农业灌溉计量设施全覆盖。精准的计量提高了农业用水数据测量的准确性、科学性,为水费征收提供了有效支撑。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促进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继续加大高标准农田等涉农基建项目投入,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灌溉体系,切实把民生实事抓得更细、更小、更早、更实,真正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益发挥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