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通挽镇】满田尽披“黄金甲”,绘就万亩丰收图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视频 s 视频 e 图集 s 图集 e 正文s **月*日,走进通挽镇广袤的稻田,金色稻田一望无际,稻香阵阵沁人心脾,沉甸甸的稻穗被“压弯了腰”,金黄的稻谷随风摇曳,如同一幅流动的油画,让人心生欢喜。时下,广大农户正抢抓农时,适时开展水稻收割,力争秋收颗粒皆归仓,田间地头呈现一片繁忙景象。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收割机在金色的稻田里来回穿梭作业,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卷入收割机中,切碎的秸秆从收割机尾部排出,一粒粒金黄的稻谷尽收“囊中”。谷为民命,粮安天下。收割机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唱”,忙碌了一年的农户,望着眼前的丰收景象,一张张洋溢着丰收喜悦的笑脸在秋日里勾勒出喜人的秋收图。“我种了**亩晚稻,水稻长势很好不倒伏,估计亩产****斤左右,预计有近*****元的收入。”通挽镇江龙村农户韦其眉脸上挂满了笑容。“我们从前两天就开始收割,水稻颗粒饱满,灌浆均匀。今天天气很好,要尽快将稻谷晒干入库。”农户覃彩兰一边介绍一边忙活着将稻谷装袋打包。“我种植水稻*亩多,全部采用收割机收割,收割的效率非常快,今天应该就可以收割完毕。”农户韦志灯说。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切割、脱粒、粉碎稻秆等工序一气呵成,不一会儿一包包装满稻谷的麻袋被堆放在路边的田埂上,即将运往晒谷场进行晾晒。风景如画的稻田,是群众致富增收的“希望田”,更是夯实粮食安全的主战场。近年来,通挽镇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坚持把优质稻米作为特色产业来抓,积极开展水稻生产工作,通过改造高标准农田、推广良种良法良技,实现高效化、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支持和引导帮助农户增产增收,牢牢守住老百姓的 “米袋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图片来源:通挽镇人民政府)正文e 附件s 文件下载:关联文件:附件e 其他s 其他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