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厚植家国情怀 勇担时代使命 大型原创历史话剧《陆机》上演 11月2日3日在上戏实验剧院连演两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本报讯(记者 贾丽)**月*日晚,以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机为主人公的大型原创历史话剧《陆机》在上戏实验剧院上演。作为中共松江区委宣传部出品的精品剧目,《陆机》此次入选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节)目,正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
华亭鹤唳声哀哀。晚上*时**分,“黑白二鹤”闪亮登场,带领观众在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氛围中开启了一场艺术熏陶和精神洗礼。
话剧《陆机》的故事发生在西晋末年,主人公陆机出生于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是当时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其所作《文赋》流传至今。陆机的《平复帖》被誉为“中华祖帖”。公元***年,陆机率兵攻打洛阳失利,遂与两个儿子一起被司马颖构陷入狱。沦为阶下囚的陆机回首往事,从意气风发到落魄失意直至行将赴死,不禁感慨万千。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给司马家族写信求情,希望与司马颖和解,消除诸王之间的争斗,使黎民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但这种“左右逢源”的计谋不但没有实现,反而进一步受到其儿子的质疑和同僚的嘲弄,结果惨遭赐死。
“一代知识分子如何在家国情怀中担当使命,《陆机》给出了最好的答案。”《陆机》导演伊天夫介绍,“陆机是一代大文豪,他拥有过人的文学天赋,却偏偏选择入仕去写天下最难写的文章,只因为他的人生目标不在‘立言’上,而是在‘立功’进而‘立德’上。”
该剧编剧陆军表示,在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舍生取义”“忧国忧民”“精忠报国”是人们要求知识分子必须具备的社会担当,但在当时的话语背景下,“舍生取义”看起来像“贪生怕死”,“忧国忧民”类似于“不合时宜”,“精忠报国”仿佛是“汲汲功名”,“洁身自好”成了失去原则的“明哲保身”……这就需要我们时时不忘为人、为事的原则,不计成败得失地去为国家、为人民竭智尽忠。从这个意义上说,陆机是当之无愧的先贤。
在两个小时的演出中,观众全程屏息,沉浸在紧张的剧情和精彩的台词中,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演出结束,陆机的扮演者、主演吕梁久久无法从主人公激昂悲悯的情绪中抽离出来。“在晋朝那样一个动乱的时期,陆机坚决地从政,只是为了让天下苍生都能有好日子过。在演绎他的过程中,我也是一次又一次地被感染,希望观众都能从这部剧中汲取力量。”
“这是我第一次看历史题材的话剧,很震撼。作为一名毕业不久刚刚工作的年轻人,这部剧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触动。”特意从浦东赶来观演的观众王菁妍感慨道。
据了解,**月*日同一时间,《陆机》在上戏实验剧院上演了第二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