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顺县委书记许利伟带队赴浙江大学考察交流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深化省校合作部署要求,**月*日,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顺县委书记许利伟带队在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期间,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察交流,并召开座谈会,就深化县校合作深入洽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沈黎勇,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姚晨,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培林、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胡伟斌;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白妍,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弛,县政协副主席、县委办主任韩永魁参加。许利伟一行先后走进浙江大学科技创新馆、公管学院院史馆、浙江大学文成紫金科创飞地进行了参观交流。座谈中,许利伟对浙江大学长期以来给予和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具体介绍了我县生态环境优势、资源禀赋及高质量教育发展等情况。他表示,此次浙江大学之行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落实省委、市委深化省校合作部署要求的务实行动。浙江大学是世界知名大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排头兵”、顶尖人才集聚的“新高地”、战略科技力量的“国家队”、区域转型升级的“动力源”、高校综合改革的“领跑者”。特别是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始终秉持着“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的理念,是响誉国内、国际的知名学院。加快和顺高质量转型发展,关键靠改革、关键靠开放、关键靠创新、关键靠人才。希望双方就以下四方面加强合作。一是协力共建智库基地,希望学院能够充分发挥科技、人才、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与我县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以县域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农业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双方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取得更多务实合作成果。二是合力拓展社会实践基地,和顺将以校方需求为导向,有效整合多方资源,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县校社会实践合作模式,为师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等活动提供便利,促进双方在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合作交流,切实通过社会实践基地这个“枢纽站”,既为和顺更好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又为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本领、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环境,开创共建双赢、双向奔赴新局面。三是全力推进干部培训教育,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师资团队强大,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希望借助学院在干部培训、政策研究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和顺干部教育提供更具统筹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课程,助推全县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和综合素质达到新的更高水平。四是聚力强化长远战略规划,和顺历史底蕴深厚,区位交通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产业基础良好,后发优势明显。希望浙江大学进一步加大对和顺在未来发展规划上的支持力度,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科技攻关、平台共建等方面的合作,推动高校“智力”和科研资源等优势要素向和顺集聚、流动、转化,助力和顺加速转型升级、蝶变跃升。和顺将为浙江大学各方面人才、科研团队和创新型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加快形成共建共享、互促互赢的新格局,共绘校地合作新蓝图,共谱校地合作新篇章。沈黎勇代表学院对许利伟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他指出,和顺历史文化厚重,各类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是一片创新创业的沃土、宜居宜业的乐土,未来双方合作具有无限的潜能和前景。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将进一步对接和顺发展战略需求,充分发挥人才、智力、科技、资源等优势,围绕干部培训、智库基地建设、社会实践基地拓展和战略规划强化四个方面,加强人才交流,拓展合作空间,及时成立专项小组,形成合作清单,加快深耕落地,更好地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推动校地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建设“幸福和顺”、加快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会上,姚晨从公管学院办学理念和学术成果以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合作交流等方面作了介绍;白妍就双方共建“智库合作基地”意向作了发言;刘培林和胡伟斌分别介绍了与地方政府智库合作情况;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和顺招商引资引才宣传片,就下一步深入合作交流达成共识。据了解,省校合作以来,我县聚力“人才引进、人才发展、人才培养、人才共享、人才保障”*方面内容,通过“双招双引”先后成功签约北大、清华、矿大等**余所高校。作为**大基地之一的“智库合作基地”,本着“小智库、大平台”的工作理念,不断充实团队人才资源,帮助开展决策咨询,科学指导规划设计,形成“人才支撑、科学规划、技术指导、转型升级”深度融合的平台和机制。今年*月份,县委主要领导就带队赴京开展“访名校”活动,此次浙江大学之行也是党政正职带头主动与省外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的一项务实行动,依托知名大学优势资源,在产业转型升级、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拓宽合作领域,更好地促进和顺高质量发展。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