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试验田里的“新物种”丨从聚落到区域 数据共享催生生态环境一体保护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在祥符荡畔的竹小汇双碳聚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保平台成了这里的“门面担当”。该平台涵盖了水气环境质量、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示范区制度创新等栏目,示范区生态建设情况一目了然。平台以数据的统一汇集、智慧处理为核心,在环境要素、联保共治、饮用水源安全等多个领域,实现示范区生态环境领域信息数据的共建共享。“通过该平台达到青吴嘉三地联保共治的目的。”嘉善生态环境分局局长赵一峰介绍,以往在关注太浦河水质时,只能通过人工联络的方式向上游吴江调取太浦河水质数据,在突发水质异常时,数据掌握不及时的弊端就显现出来。建立该平台后,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部门能够实时监控辖区内各种生态环境要素数据,也能及时将数据反馈给相邻城市,相关方对发生的问题能够联动迅速处置。我县运用示范区生态环保平台的指挥调度、数据融合分析等功能,实现了对环境质量的自动预警,并生成各类生态环境数据的统计分析报表、报告,直观地反映生态环境联保共治成效,有效引领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持续深化拓展。通过水质联保,嘉善**个地表水常规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其中Ⅱ类水质占比达到**.*%;太浦河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在提升县域生态环境方面,嘉善在浙江起到了先行先试的作用。”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检测中心大数据中心主任黄欢说,将进一步在全省推广示范区生态环保平台这项工作成果,也要共享好、利用好这些数据,提升浙江省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示范区的秋风吹到了沉香荡畔,这里的***亩节水抗旱试验稻田一片金黄,稻穗迎风摇曳,弯弯的镰刀挥舞下去,发出的是丰收独有的节奏声。“试验田节水抗旱稻亩产达***公斤以上,比对照田的当地水稻产量高约**%,节水**%,甲烷排放减少**%,净温室气体减排量**%。”成果宣布话音刚落,即收获掌声不断,也意味着这片由生态环境部土壤中心长三角双碳创新中心成立的试验田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此外,研究团队还初步建立了乡村碳资产核算技术体系和农业碳汇价值实现机制,构建完成试验田土壤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绘制完成试验田土壤多营养级群落图谱。“节水抗旱试验稻田用水量较普通水稻少,甲烷减排量非常显著,还实现了稳产增产。”研究人员表示,减排、增汇、节水、增收,是这片试验田交出的农业固碳良性循环利用的全新答卷。从聚落到区域,数据共享催生生态环境一体保护,未来,嘉善县将继续落实《生态环境数据共享办法》,推动数据汇集共享和数字孪生,牵引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优势加快转化的综合效应,助力示范区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 查不全的图片内容附件请点击此链接查看http://***.******.***.cn/art/****/**/*/art_**********_********.html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