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十遇峰会,“老朋友”这样说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举行,让天南海北的客人再次相聚在乌镇这座江南水乡小镇。其实,在与会嘉宾到达之前,有一群“老朋友”早已相聚在这里。他们是服务乌镇峰会的中坚力量,陪伴着乌镇峰会走到第**个年头,也从“菜鸟”成长为了“老兵”。 后勤管理的“大家长” 桐乡市红十字会副会长 陶咏萱点击查看图片 陶咏萱(中)。忙碌地进行着电话沟通、交接,随后将名单在电脑上汇总,再次下发给各位联络员……今年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的第**年,桐乡市红十字会副会长陶咏萱也再次开启了他熟悉的“乌镇时间”。每年,陶咏萱都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桐乡市互承委集中办公,今年他担任的是省论坛部观众组副组长,主要负责分论坛特邀观众的后勤保障工作,从前期的联系到正式报到,从吃饭到住宿、出行,都需要他一件件安排妥当。“虽然忙碌,但也很有成就感。”在陶咏萱看来,十年来,乌镇峰会各个工作组的分工更加细化,各位“战友”之间的配合度、默契度也越来越高,有时候往往只需一个眼神,彼此之间就能心领神会。让陶咏萱印象最深的,是办公方式的智能化。“现在很多工作都能直接在‘云端’完成,比如嘉宾报到从一开始的纸上登记,变成了如今的线上报到系统,‘嘉宾接待’小程序也让嘉宾感受到更智慧高效的会务体验。”正如陶咏萱所说,现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强化嘉宾信息的及时获取和精准分类,进一步提升了会务服务的便捷度和专业度。“祝愿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越办越好!”陶咏萱期待,桐乡能够抢抓乌镇峰会红利,让更多的智慧场景在这里落地生根,不断提高城市知名度。 “小梧桐”里的“小梧桐” 桐乡市志愿者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屠圆媛点击查看图片 屠圆媛(中)。在****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志愿者出征仪式上,***名“小梧桐”向世界发出青春邀约,开启属于他们的乌镇峰会“十年之约”。这样的场景对于桐乡市志愿者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屠圆媛而言,再熟悉不过了。但令屠圆媛感动的是,今年的出征仪式上,她领到了一张属于她的乌镇峰会志愿服务十年纪念证书。****年以来,屠圆媛和****多名“小梧桐”累计服务保障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名嘉宾,她说,这是她人生经历中的一笔财富。此前,她还曾获评浙江省“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可以说,屠圆媛是“小梧桐”背后的志愿者。每年,她的准备时间总比许多人更早,基本在每年*月份完成志愿者招募后就开始了,从统计衣服尺码、鞋码,落实住宿、车辆安排,到进行通识培训、熟悉场地、领取志愿服、参加出征仪式……她是名副其实的“问不倒”和“百事通。”与“小梧桐”相关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屠圆媛都尽自己所能去服务好,如知心大姐姐一般,让“小梧桐”能以热情饱满的状态提供最优质服务,展现青春风采。 从“社区管家”到“场馆管家” 乌镇国际会展(桐乡)有限公司总经理 丁华君点击查看图片 丁华君。联系上丁华君的时候,电话那头一片嘈杂,她正在与公安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点位的沟通。在****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前,丁华君就提前忙碌了起来,早上*时到场馆,晚上**时多才能回家,几乎是一整天都泡在场馆里。而这样的节奏,也成为她近段时间以来的工作常态。与乌镇峰会结缘十年,丁华君的身份也发生了转变。****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召开时,丁华君还是乌镇镇南宫社区的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当时她带领着社区团队,通过立面改造、小区道路修整、停车位整治等工作,让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在她的推动下,“南宫社区管家”等多个社会自治组织应运而生,用基层力量为乌镇峰会保驾护航。****年起,丁华君从“社区管家”变身为“场馆管家”,担任起乌镇国际会展(桐乡)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负责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的管理工作。大到工人布展搭建、撤展,小到搭建垃圾的分类,都是需要她操心的事。“我会竭尽所能,为乌镇峰会的顺利召开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丁华君说。 是建设者,也是见证者 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项目建设负责人 徐锦方点击查看图片 徐锦方。**月*日,全球第一个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大型科技馆——建筑面积达*.*万平方米的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正式揭开面纱。而这个科技馆项目建设的负责人正是徐锦方。**年来,桐乡因“网”而兴,加“数”前进,整个城市发生了全方位、历史性变化。其中,也有徐锦方和他的团队付出的努力。**年间,在徐锦方和他的团队手中,建起了许多与乌镇峰会有关的项目,并且一次次创造了“乌镇速度”:“乌镇之光”超算中心项目从开工到建成仅用了***天;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从打桩到交付完成只用了***天时间;位于乌镇大道旁的直通乌镇总部大楼,以及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都陆续成为乌镇的新地标……如果说,**年前的乌镇几乎没有地标性建筑,如今,已经比比皆是。徐锦方和他的团队既是这座小镇的建设者,也是小镇发展的见证者,四通八达的道路,建设一新的桥梁、美丽整洁的镇区面貌……小镇风采愈发有味。 “你好,小蒋” 乌镇景区接待小组组长 蒋雪蓝点击查看图片 蒋雪蓝。声音温柔、笑容甜美的蒋雪蓝是乌镇景区接待小组组长之一。从****年起,她就开始参与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嘉宾接待工作,如今已经成为一名资深的接待人员。蒋雪蓝主要负责一对一服务嘉宾,从酒店入住,到行李车辆调度,再到行李存放等工作事项,事无巨细,事事包揽。乌镇峰会召开期间,她就是嘉宾的随行管家,嘉宾走到哪,她就跟到哪,方便为嘉宾提供最快速、最贴心的服务。十年来,蒋雪蓝对于乌镇景区和各个会场的地图早已烂熟于心。“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位由我服务的嘉宾一上午需要参与*场分论坛会议。”蒋雪蓝说,这就需要她以最合理的方式规划时间和路线,确保把嘉宾准时送达不同的会场。有缘的是,几年来,蒋雪蓝服务的都是同一位嘉宾,多年的服务让两人从陌生到熟悉。“他记得我的名字,每年一见面都会直接叫我‘小蒋’。”蒋雪蓝说。在乌镇峰会召开前夕,蒋雪蓝一直忙着培训组内的成员,带他们在景区内踩点,并认真总结自身经验,梳理以往服务中出现的问题,传授给新成员“避坑”秘籍。“把最大的善意释放给每一位来到乌镇的客人!”蒋雪蓝表示,今年自己依旧会秉持这一理念,让嘉宾获得宾至如归的体验。 从传统保电到科技赋能 乌镇峰会保电客户侧场馆负责人 王海帆点击查看图片 王海帆。王海帆从事电力工作**年,其中乌镇峰会的保电工作就已坚守了**年。这**年间,王海帆做过很多事,应急演练方案的拟订、脚本的撰写、预案的编制以及现场值守等重要场馆保电工作,他的工作场地也从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到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场馆一年年在增加,不变的是他作为保电人的初心和使命。王海帆说,这********科技赋能的**年,从依赖人工值守到如今的机器狗巡检、数字孪生配电房等众多智能辅助设备落地,他也见证着桐乡电力保障工作由传统到数字化的转变之路。多年的保电工作让王海帆提炼出了一套大型活动的保电经验。在****年,他在省能源局的牵头下编制出台了地方标准《重要活动场所电力设施配置与电气运行管理规范》,并引入保电智能AR眼镜,哪怕新手戴上眼镜也能按照引导顺利完成巡检工作,拒绝吃“没经验的亏”,确保万无一失。****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召开前夕,王海帆和同事们就已进驻乌镇,开启了属于供电人的“乌镇时间”,每天与电力设备朝夕相处,全力保障大会电力供给。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