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荥经县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一、从实践到示范,国家公园建设走在前列。自****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将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作为全县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最重大的转型发展机遇,全面构建“*+*”工作体系,即围绕一条主线,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引领转型发展、突出一个重点,抓好大熊猫保护及栖息地修复、破解一个难点,以圈层模式协调保护与发展矛盾、打造一个亮点,创新构建“NPL”园地共建机制,高质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实践,荥经被评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入选全国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实践案例,荣获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卓越之星奖,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监测巡护队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国家公园优秀团队。具体做了四件大事:一是科研保护走在前,构建荥经标准。建成全国面积最大的大熊猫野化放归训练基地,完成全球首例人工辅助软放归个体大熊猫“倩倩”放归;高质量做好栖息地修复和廊道建设,实施大熊猫国家公园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建成全国最具代表性的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泥巴山廊道。二是自然教育走在前,输出荥经模式。构建“****”自然教育总体布局,研发自然教育课程体系,创建访客服务预约制度,开展国家公园开放日等系列活动,将荥经自然教育模式输送至平武、宝兴等地,打响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策源地品牌。三是社区建设走在前,提供荥经样板。着力提升社区产业发展和服务接待功能,以打响“貊貊”品牌引领社区发展,以“*廊*线*片”大力推进龙苍沟入口社区建设,启动全省第一个生态文明学院——雅安生态文明学院建设,受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管理局邀请参与社区建设指南编写。四是体制机制走在前,探索荥经经验。创新建立“国家公园+地方政府+在地居民”园地共建机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主任的共建共管共享委员会,县长任站长的国家公园管护总站,成立全省第一个落实正式编制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共建共管共享服务中心等机构。二、巩固国家公园建设成果,全面推动“二次创业”。荣誉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国家公园成立已经两年,全国各区县也相继认识到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推陈出新,大有赶超之势。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擦亮世界大熊猫历史发源地、世界生态文明高地、全球生物多样性神秘地带、国家公园创新示范区四张名片,开展以下四项工作:(一)在科研保护上再突破。一是建一流基地。深化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合作,打造全国唯一的集“人工辅助软放归”和“硬放归”为一体的野化放归示范基地。二是搞一流监测。加快实施四川雅安市荥经县综合监测试点项目,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率先形成全领域、全天候、全联接的“天、空、地、人”四位一体监测。三是树一流标准。继续加强同NGO等组织合作,加快将泥巴山廊道建设成全国示范廊道。(二)在自然教育上再创新。一是构建一个局部。完成“****”自然教育体系构建,完成所有点位开发建设,形成全域自然教育格局。二是研发一套产品。加大自然教育产品研发力度,尽快形成“博物研学”系列产品。三是输出一套模式。加大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等研学主体对接,加快荥经自然教育模式输出。(三)在社区建设上再发力。一是打造一个友好社区。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围绕大熊猫国家公园示范(友好)社区创建标准,推动金山组创建大熊猫国家公园示范(友好)社区;二是出台一个实施方案。编制入口社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施方案,梳理形成创新创业、森林“四库”具体扶持办法;三是构建一套开发体系。强化“国企+社会资本”、“国企+集体经济”、“国企+公益基金”建设模式,加快入口社区项目建设。(四)在体制机制上再健全。一是理顺一套关系。优化“一个管委会+一个总站+一个服务中心”管理体系。二是运行一套机制。实体开展“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清单明责权、一个平台管运行”执法工作。三是建好一个学院。构建以生态文明学院为主的“一院三线”生态文明培训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