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区沿江街道:探索“枫桥经验”新实践让“善治”更可感知、更有温度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只有把基层的事解决好,把群众身边的问题解决好,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国家才能长治久安。长期以来,新区沿江街道积极践悟新时代“枫桥经验”,优化工作机制,凝聚多方力量,延伸服务“触角”,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构建更精准、更有温度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打造基层善治的沿江实践。强化党建引领,确保“航向不动摇”。街道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统领街道中心工作的“导航仪”和“红色引擎”,紧扣党建工作重点难点问题,以党支部建设提质升级为抓手,通过建立*个党建工作室,**个党建工作站,形成“*+**”模式,全力打造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团结协作好、奉献精神足的党员队伍,不断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社区党组织管理服务水平;在街道“***全要素网格”的基础上,推进支部建在网格,党员下沉网格,党员带动居民,通过“楼栋一周一收集,支部一月一沟通”,构建“联户收集—网格梳理—社区办理—协调处理—反馈群众”的工作闭环,充分把党的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等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做优网格服务,确保“关怀不缺位”。街道立足基层社会治理现状,集成优势资源,激活网格力量,将“责任链、协同链、服务链”三链同构,持续抓队伍筑堡垒、抓治理优服务、抓机制强联动。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以网格组长为“圆心”,层层环扣,邀请政法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组成“政法网格员”队伍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推动机关、社区党员干部、离退休党员及热心居民等担任网格志愿者与社区专职网格员服务联动,及时了解和办理群众的点滴小事,建立统筹兼顾、全面覆盖的管理服务体系。通过为居民发放便民服务卡、建立网格微信群等形式,拓宽延伸服务“触角”,提升群众诉求响应处理质效,切实实现“小事不出网格 大事不出社区”。弘扬“枫桥经验”,确保“矛盾不上交”。街道积极探索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决新路径,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搭建“有请当事人”议事厅,形成有固定场所、有常态化议事的工作机制。邀请居民代表、物业代表和相关部门现场办公、议事协商,将只解决诉求本身向“接诉即办+举一反三”转变。目前,已经形成了水城社区的“邻聚新声”、百润社区“圆桌议事”、京新社区“京日说事儿”等一批“社区有请当事人议事”品牌;开展“向人民汇报”“向基层群众汇报”活动,向与会居民、党员代表们直观汇报辖区一年以来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进展成果,面对面回答群众关切问题,激发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热情。厚植为民情怀,确保“服务不打烊”。街道把降低居民生活成本、提高居民收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作为最终目标,探索建设“爱社区·共同富裕社”项目,以线下服务、线上兑换的形式,开启“主动式志愿服务”模式,进一步激发全体居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通过整合辖区文化资源,合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物业管家、二级服务站、红石榴家园等阵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医疗健康服务、卫生环保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政策宣讲、文艺汇演、帮办代办、环境提升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拉近社区与居民之间联系的同时,为居民生活增添更多“心意”与“暖意”。分享开始end 【打印】【关闭】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