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荥经县检察院积极推进亲职教育确保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取得实效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荥经县检察院能动履职,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协作联动,强力推进亲职教育,以实际行动落实涉案罪错未成年人的分级干预,督促监护人重塑良好家庭关系,促进涉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一、下好“先手棋”,夯实亲职教育基础。一是抓重点,突出家庭教育的主导力量。办案中,除注重与涉案未成年人沟通外,预留出更多“家长时间”,在讯问(询问)前后单独与监护人进行对话交流,除对未成年人所涉案件进行释法说理外,更多从监护人视角分析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后续管教以及对面临刑罚的心理预期等内容,为不断增强亲职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提供信息支撑。二是解难点,做深做细社会调查。社会调查作为开展亲职教育的基础性工作,但调查中针对家庭教育情况一般难以做深做细。针对该难点,荥经县检察院对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与子女关系、家庭教育惯常方式等进行深入调查,逐案分析了解家庭教育与未成年人涉案的关联程度。对关联性较强的,责令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接受亲职教育;对关联性较弱的,督促监护人改正或联合公安、妇联、心理咨询师等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如,对涉嫌故意伤害罪的姚某某家庭进行评估时发现,亲子关系沟通不畅,其父母对张某某暴露出的暴力倾向、交友不慎等问题放任不管,导致姚某某终因殴打他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遂责令其父母接受亲职教育。三是疏堵点,突出差异化指导。为有效解决未成年人家庭与办案部门配合不够问题,落实“一个家庭一套方案”,深入分析案发背后的家庭教育问题,根据监护人教育指导需求,由检察官、侦查人员、心理咨询师等共同研究,围绕涉案未成年人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案。今年以来,已为*个涉案未成年人家庭制定特色家庭教育指导计划,通过家庭教育改善了亲子关系,促进了家庭和谐。二、着力深化“三协作”,凝聚亲职教育合力。一是深化与行政机关的协作。结合检察办案,与公安、教育等行政单位在集中训诫教育、回访评估等方面密切合作,增强亲职教育的联动效果。如办理的一起未成年人被强奸案中,被害人长期深夜不归家、混迹社会,其父母对此不尽监护责任,导致该未成年人饮酒后被他人强奸。荥经县检察院一方面联合公安、妇联等部门,针对监护人监管不到位问题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另一方面联合妇联、教育等部门,帮助该未成年人重返学校。目前,该被害人已回归家庭后表现良好,亲子关系融洽,已在新的学校重新开始学习。二是深化与司法机关的协作。探索与公安机关、法院加强亲职教育的协作,通过司法强制力推动亲职教育落实。如在办理古某某诈骗案中,与公安、法院联合对监护人开展强制亲职教育,要求其戒掉酗酒等恶习,加强对未成年人生活以及心理的关注,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三是深化与基层网格的协作。鉴于辖区社会组织建设较为薄弱等问题,在办案中向涉案未成年人所在地基层组织制发委托函,委托对涉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开展社会调查及亲职教育。共委托乡镇司法所和基层组织开展亲职教育*人次,收到良好帮教效果。如在办理洪某某强奸案中,针对其父亲监管失职、母亲无力监管等情况,委托基层工作人员对其跟踪帮教,同时一并开展亲职教育,教育引导监护人改变溺爱、放纵等不良教育方式,有效促进了对洪某某的行为矫治。三、积极破解“三难题”,增强亲职教育实效。一是解决“不想管”的症结问题。针对部分家长消极配合的问题,对怠于履行监护义务又拒绝亲职教育,放任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督促监护人所在地派出所予以训诫,提升强制亲职教育的刚性。二是解决“不会管”的症结问题。主动加强与妇联、关工委等部门沟通协作,形成稳定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力量,在全县范围内通过研发家庭教育课件、设立“家长课堂”等多种方式积极进行普法宣传,让家庭教育指导“面对面”,使家庭教育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引导全社会树立重视家庭教育,依法、科学进行家庭教育的未成年人保护观念。截至目前已开展家庭教育普法宣传*场次。三是解决“管不好”的症结问题。明确监护人参与亲职教育属于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的必要环节,在亲职教育结束后*个月内,回访考察监护人的管束责任和履职情况,并作为对涉罪未成年人是否适用缓刑、相对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名未成年人因亲职教育后家庭帮教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最终被决定不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