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海门:四个“一”撑起“一片天”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优良的空气质量,受益最多的自然是当地群众。在南通市海门区长江之畔的“謇公湖公园”,一位游览的市民说:“海门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好,不仅看得到,而且闻得到,因为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这份空气质量的优良“成绩单”,来源于一群治污攻坚人奋力争夺优良天的日日夜夜,他们用四个“一”牢牢撑起了“一片天”。 织牢“区域联动”一张“网” 为管控好大气质量,****年以来,海门区攻坚办创新实施“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真正把设备、技术、执法和督办汇集到一个平台,高效织好一张联动攻坚的网络。全区共有***个生态监督网格,定期开展地毯式巡查;公安、城管、住建、交通等多个部门联合执法,对**家重点高排放企业进行雷霆式执法。在一个个工业集中区内有多家涉气企业,是重点关注的点位,刚到大门口,保安师傅看到了走航车,连忙骑上电瓶车一溜烟地往里开,嘴里喊:“车间里要关好门窗啊,上级来检查了……”大家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但是这也证明,“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的实施,让企业开始重视大气问题,连保安都领会精神了,通过“严管控”换企业“常自觉”。 抓实“源头治理”一根“绳” 海门强化对本地排放中“移动源(特别是柴油车)、生活源、扬尘源和工业源”的源头治理。超额快速完成每次“国三”柴油车淘汰任务;城区及周边全年“禁放”烟花爆竹;大力倡导企业“清洁”生产,生物质锅炉改造完成***%;扬尘治理建立项目基础信息库,“以克论净”。安装在线监测仪,PM*.*和PM**浓度实时显示,实施核心区域“一日三查”和重点区域“一日一查”,严查渣土“跑冒滴漏”。有开渣土车的驾驶员经过几轮检查后,在驾驶员工作群里说:“看来咱们不能再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了,必须按照规矩办,不然罚款要罚惨了……” 下好“精细管控”一盘棋 强化对PM*.*及臭氧的“双控双减”,采用“分级管控”的办法:对环保绩效水平高、设备先进的企业,实施豁免管控;对排污量大的企业,进行重点管控。鼓励沿江四家涉气企业投入****万元,更换最新的废气治理设施,大大缓解了超标“症状”;对一些小微企业,由区镇进行巡查,实施精准管控。 “降尘”方面更是创新工作方法。海门对省控大气站点*公里范围内***个扬尘点位实行ABC分级考评,累计完成**个示范工地、*个示范街道、**个示范社区创建;道路精细化保洁,重点区域机扫率***%;在扬尘污染风险较高的城北码头区,门前雾炮车洒水、厂区内湿法作业、车辆出厂冲洗轮胎,抓细节,控扬尘,井然有序。 打开“科技”支撑一片“天”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升科学治污、精准治污能力。海门区累计***家餐饮企业安装“在线”监控,统一监管餐饮油烟排放情况,加大违法行为整治力度;“走航车”及时对涉气排放重点区域进行**小时不间断走航监测,发现数据超标立即发出警示,快速遏制污染;秸秆“双禁”村无人机巡查,不断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秸秆综合利用率达**.*%。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大大减轻了攻坚工作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的压力,提高了管控效率。 据统计,自****年来,海门PM*.*浓度实现六连降。截至****年**月**日,海门区PM*.*浓度为**.*微克/立方米,全省第*,同比下降*.*%,改善率全市排名第*;优良率**.*%,同比上升*.*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管控效果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