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循迹溯源学思想描绘美丽仙游新画卷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郑志忠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怀和殷殷嘱托。仙游县委、县政府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一任接着一任干,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加快推进新时代美丽仙游建设,奋发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仙游实践。走好新时代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打造临港工业平台,吸引民营企业投资。民营经济是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是解决劳动力出路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出口创汇的重要依托,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仙游县委、县政府打造临港工业发展平台,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广阔舞台。优化营商环境,采取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增资、达产项目抓配套的形式,推动民营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扶持一批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鼓励民营企业争创品牌。当前仙游县以新发展理念推动仙游经济开发区、仙港工业园等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让仙游涌现更多的“单打冠军”、更多的“独角兽”企业,以产业链为抓手聚合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强化“主攻龙头企业、引进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的全产业链招商,推动临港产业高质量发展。铸造传统特色产业,仙作品牌走向世界。仙游县积******,把产业做大做强,提升质量,打造品牌,延伸产业链,在国际上建立民族文化形象,大力发展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工艺美术产业是仙游县最具优势、最具特色的传统产业,**多年来,仙游坚持全方位推进工艺美术产业多元化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夯实产业根基,促进生产规范化、品质标准化、品牌价值化、产品层次化、销售多元化,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全产业链发展,重点发展古典工艺家具产业,提升油画和工艺品两大优势行业,培育文化创意、电子商务、香文化等新兴产业,加快推动直播、个性化定制、家装一体化、体验式消费等多种新业态不断发展。如今,仙游更因“仙作”成就其“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世界中式古典家具之都”的殊荣,饮誉四海,驰名五洲。当前仙游全力做好“成立产业联盟、创新商业模式、加快行业细分、推进资源共享、强化品牌保护”五大文章,推进工艺美术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将工艺美术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千亿产业集群、全球工艺美术第一品牌。动员全社会力量,帮助困难党员群众奔向美好生活。仙游县坚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思想,建立一种社会救助机制,千方百计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同时发动全社会力量帮助困难群众如期实现脱贫。仙游县实施贫困地区帮扶制度,每年确定*个重点村实行领导挂钩负责制,滚动管理。至****年全县形成了省、市、县三级重点村帮扶机制。结合省委创新农村机制工作要求,县里每年定期召开两次扶贫联席会议,选派优秀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实施分类指导、对应帮扶,限期改变落后面貌。同时,县里创建党员扶贫济困促进会,为困难党员提供贷款贴息及其子女就学资助、就业帮扶和生产技术、实用技术培训等,有效保障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仙游县委、县政府坚持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充分发挥山区、平原、沿海不同的资源优势,打造出不同类型、不同梯次的乡村振兴样板,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综合治理木兰溪,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仙游县审时度势,顺应民情,科学规划“蜚山为屏、兰溪为脉”的城区布局,提出“显山、露水、彰文、宜居”的城建目标,斥资*亿元建设**公里兰溪景观带,成为仙游城区**万居民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中心场所,让群众深切感受治水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河一策一盘棋,仙游县建立“河湖长制”,实行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河长的双河长制,全县各级河长上岗,“一张责任网”覆盖所有河流,努力做水生态保护的践行者和守护者。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流域上游山地丘陵区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草、治沙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整体治理、系统治理,标本兼治,促进生态各要素和谐共生,初步形成木兰溪源靓丽的生态带、经济带、乡村振兴带。开发九鲤湖,把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依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要求高起点规划,有序开发、分步实施,把景观建设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结合起来,保护好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年仙游县统筹九鲤湖资源保护、旅游发展和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编制了九鲤湖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年投入****多万元整合水利资源顺利实现“还水于瀑”,重现珠帘玉箸双飞壮观场景。九鲤湖也先后被评为国家*A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福建省风景名胜区、福建省旅游度假区、福建省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福建省养生旅游休闲基地。当前,九鲤湖景区以创建国家*A旅游景区为目标,主动融入仙游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主动参与全市旅游分工,实现景观建设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有机结合,把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促进生态资源良性循环。推动贯彻落实与创新衔接的实践启示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通过循迹溯源学,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不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也为仙游指明了发展方向、理清了发展思路、注入了强大动力,鞭策着仙游干部群众奋发向上、再创佳绩。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仙游县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后打造枫亭工业园区、鲤南工业园区和仙游工艺产业园等发展平台,对民营企业做到“四给”,即给政策、给地位、给荣誉、给实惠;引导、******,抱团发展,铸造仙作区域品牌,帮助企业做强做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及时解决民营企业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把“给民营企业家办事”看成“给自己办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帮助民营企业;充分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成就民营企业创新创造创业,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保障;以“产业跨界融合、城乡互动融合、改革开放融合、人文生态融合、民生平安融合”为根本路径,鼓励民营企业家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奋进的姿态、拼搏的精神奔赴仙游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加快建设发展更具活力、城乡更具特色、生活更加富美的融合发展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把握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仙游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将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实践探索。通过木兰溪沿岸景观带“串珠成链”,将赖店、榜头等乡镇纳入县城发展区域,加快盘活沿线土地资源,实现跨溪拓城、提升城市人居品位的目标;围绕“大生态、大旅游”发展战略,九鲤湖景区开发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有序开发”的发展思路,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生态保护工作,认真打好生态旅游这张牌;打通了生态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通道。在新征程上,仙游县立足全域旅游、生态环境等优势,努力实现木兰溪流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项目新突破,为莆田市铺展“千古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宏伟蓝图增光添彩。着眼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仙游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县乡村联动、政银企统筹、产教搬并举、点线面结合”工作机制,建立上下沟通、多方关心、形成合力的救助机制,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力求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平衡全县沿海、平原、山区三大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全面激发乡村振兴新气象。当前,仙游县以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推进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统筹乡村“五大振兴”,因地制宜、用好用足“跨村联建”“五回一新”“五个一点”以及“校地共建”“校校联建”等改革创新的组合拳,以思路之变、模式之变引领乡村振兴格局之变、动力之变、活力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