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探索“以优解忧”治理模式诠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振兴实践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振兴街道地处老城区,是松山区成立最早的街道。立足“老、旧、小、破”的实际特点,几年来,振兴街道始终秉承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为民办实事”为主题,以“治理发展稳定”为主轴,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三多三少三难” 的问题(老旧小区多、困难群体多、突出问题多,服务平台少、服务力量少、服务途径少,资源整合难、为民解忧难、矛盾调解难),创新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探索实施“以优解忧”的治理模式,深挖治理潜力,释放末端治理大能量。一、聚焦“优网格”,构筑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破解老旧小区多、困难群体多、突出问题多的“三多”之忧振兴街道辖区**个居民小区中,****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就有**个,还有*个平房区,很大一部分居民生活水平在中下游,由此引发的突出问题层出不穷,要想做好基层治理这篇大文章,更需要精准施治。为此,我们坚持系统谋划,将党建“铸魂”与网格“塑形”双管齐下,实现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概括来讲,就是念好细、联、新、精“四字诀”:念好“细”字诀,织密网格体系在原有**个网格基础之上,按单元、楼栋进一步细划为***个微网格,发动党员、楼栋长、单元长、五老、志愿者等充当微网格长、微网格员,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构筑起“网格长协调统筹、网格员专职服务、微网格长协助、微网格员补充”的四级服务网,做到“提楼知户、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提情知策”,推动组织链条向最末梢延伸,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振兴东里*号楼的微网格长刘凤林,他在群众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去年,在他的牵头组织下,网格内**户居民自筹资金七万元,对*个楼道进行了全新改造,粉刷了墙面,更换了单元门,铺装了地毯,制订了公约,使居住环境焕然一新,在推动网格治理、发动居民自治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念好“联”字诀,壮大网格力量建立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居委会、业委会、物管会、调委会和执法部门组成的“六位一体”治理机制,将条块分治转变为协同作战,形成“多元融一”的格局。同时,将包联单位等党建资源、慈善组织等社会资源、“五社联动”等专业资源,全部纳入网格服务主力队,共同解决小区民生热点实事,使资源获取的维度更广、治理开展的精度更高。今年以来,全街共协调网格共建资金***余万元,办理民生实事**余件。念好“新”字诀,打造网格阵地积极推出“流动板凳会”“居民协商议事厅”“物管会”等品牌,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定期在小区广场或楼栋单元口等地组织居民现场协商议事,解决小区治安、路面破损、物业服务、老旧“四小”等“大事”,实现“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定、大家的事大家办”。振兴小区一组团有一个***余平方米的车棚,由于年久失修,多处裂痕,存在安全隐患。社区党委通过召开“流动板凳会”,组织小区居民、建设单位和开发企业现场协商会谈,不但顺利拆除了车棚,消除了安全隐患,还对小区进行改造升级,增加车位**余个,解决了老旧小区固有的停车难问题,让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了极大改善。通过这种模式,我们还为辖区*个三******,结束了这些小区管理混乱、环境脏乱差的历史,从而达到小区物业全覆盖。同时还建设了社区邻里中心,内设文体活动、自组织孵化、居民说事等三个功能模块,定期举办“邻里情运动会”“小区家事”等活动,让居民从“陌邻”变成“睦邻”,邻里守望凝聚邻里大和谐。另外还多点打造“红色驿站”,提供热水、手机充电、雨具、便民医药和帮办代办等便民服务,提升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念好“精”字诀,优化网格服务结合摸准居民脉搏的需求清单、实现精准对接的资源清单、突出共治实效的项目清单等三张清单,为居民提供“菜单式”精准服务。做亮“爱心储蓄银行”党建项目品牌,通过“网格+志愿服务团队”,做好服务累积、积分兑换、评价表彰“三步走”,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通过网格员到小区物业轮流坐班制,实行网格、物业“双向奔赴”,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让居民享受到“家门口”式的贴心服务。二、聚焦“优格局”,凝聚多方协同的治理合力,破解资源整合难、为民解忧难、矛盾调解难的“三难”之忧基层治理资源不足,是摆在振兴街道面前的又一个治理难题。全街**个社区,仅有*个社区用房面积达到***㎡以上;老旧城区基础设施薄弱的困境逐渐凸显,各种民生问题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矛盾纠纷也与日俱增。面对这一困境,振兴街道从模式、资源、平台“三点发力”,推动多元共治,为基层治理赋能聚势。一是模式上,打造“中心社区”,推进区域共治共享打破原有条块限制,以资源相对富足、功能较为完善的金御华城、永业两个社区为点,打造了南北两个“中心社区”,通过构建“三链一网”、“一体三化”党建融合模式,实现片区内*个社区、**家驻区单位党组织抱团共治、互联互动、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了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二是资源上,挖掘“社区合伙人”,壮大治理“朋友圈”。充分吸纳***家包联共建党组织、孵化引进**个社会组织、居民自组织,联合**家物业公司,围绕社区建设、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社区安全等合作场景,运行社区党组织、居委会、联建党******、居民群众六方协商议事机制,最大限度盘活了区域共建资源。自身孵化的振兴乌兰牧骑目前已发展到***多人,业已成为集编排、演出于一体的专业文艺团体,每年除满足本辖区居民的文化表演需求外,还多次承接市区其他专场文艺演出,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是平台上,注重线上线下结合,持续提升服务效能。“线上”,在街道专门设立了网络接诉中心,总体负责居民通过“赤子峰格”“松山小智”“创城随手拍”“*****”等多种终端表达的诉求,建立统筹协调、流转办理、督办反馈机制,提升了群众诉求办理的质效。“线下”,在原有网格化管理中心、调解中心、居民议事厅、合议厅等综合阵地的基础上,打造了“*+*+N”新业态党群服务阵地集群、红色兵站、侨胞之家、留学生工作站等专业阵地,大大拓展了治理服务的领域和渠道。三、聚焦“优品牌”,提升分众服务的治理效能,破解服务平台少、服务力量少、服务途径少的“三少”之忧振兴街道辖区坐拥万达、永业*个商圈,****家企业商户, **家快递外卖网点,**所学校;同时,有**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万余人。流动人口多、业态结构复杂、“一老一小”现象突出,随之带来的是居民诉求的多元。如何最大程度满足不同类型、不同群体的诉求?振兴街道根据不同群体特点,打造了“五彩”服务品牌,推行分众化服务,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一是立足辖区流动党员多、新任党务工作者多的实际,打造“红色微课”服务品牌,开通线上党课直播间,录制“党建微课”,社区书记、党务工作者轮流走到线上、变身“网红”,讲政策、谈体会、聊业务,用党员更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岗位练兵,传播党建知识。目前,振兴街道已经制作播出“党建微课”**期。二是根据辖区老年人多的实际,打造“银色助老”服务品牌,在松城社区引进济泽老年人服务中心,通过搭建智慧养老平台、开发特色助老项目、建设康养中心等,全力打造亲情化、专业化、智能化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年服务老年人*****余人次。三是立足辖区商务楼宇多、新兴业态多的实际,打造了“橙色暖新”服务品牌,建成了振兴新业态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新侨创业园、万达、永业*个“暖心驿站”和**个社区、城市公舍新业态党群服务点,让新业态企业、新就业群体随时随地都能就近表达诉求、提供服务、参与治理,扩大了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今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浓浓绿豆汤夏日送清凉”、“党建引领  橙色暖新”等专门面对新就业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逢传统节日,我们还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向新就业群体中分发慰问品、征集“微心愿”,让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充分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心关爱。四是围绕书香庭院社区毗邻学校多、陪读家庭多、培训机构多的实际,打造“绿色护苗”服务品牌,采取“*+*+N”的方式,由社区党组织牵头主导,与辖区单位、企业、学校三方党组织以及工、青、妇等N方力量融合共建,紧盯校园周边安全这一主题,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普及急救常识、参与志愿服务、提供心理咨询,营造清朗健康的校园周边环境。五是立足辖区基础设施陈旧、安全隐患多的实际,打造“蓝色平安***”服务品牌,将“小区安全”作为关键词,发挥党员、志愿者的表率作用,有效整合各类社区治理主体,开展“全民大宣传”“全员大学习”“全域大整治”“全员大演练”的“安全总动员”党建项目,形成了社区安全的群防群治网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振兴街道将继续本着提“党建引领”之纲、挈“基层治理”之领的理念,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发挥作用、贡献力量,切实提升基层共治善治水平。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