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灵武市6373件农村无职党员档案实行数字化规范管理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现在村上党员查档案方便多了,不用一个一个去翻档案找,只要拿着介绍信到灵武市档案馆说自己的名字和入党时间,就可以查到自己的党员档案、入党志愿书、会议记录等。”梧桐树乡李家圈村党建专干王桐说。图片附件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今年以来,我市着力强化农村党员档案管理,扎实开展党员档案室标准化建设,建立农村党员数字化管理信息库,推动党员档案纸质化和数字化相结合,全力为农村党员档案“安家落户”。图片附件梧桐树乡作为无职党员档案整理及数字化项目的试点乡镇,着力打造了有独立的党员档案室、有门牌标识、有存档设备和档案盒、有文档记录、有专人管理、有工作制度的“六有”档案室及相关设备,划分档案区、阅档区等功能分区,既满足办公、阅档、存档等功能需求,又力求提升档案室的安全性、密闭性和美观性,确保专室保管、专柜保存、专人管理,切实为农村党员档案打造“安全家园”。图片附件党员档案由村党支部及时收集、乡镇管理员及时整理归档。目前,梧桐树乡所辖*个村党支部党员纸质档案进行全面归档梳理,建立电子台账,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层层审核把关,确保“登记落户”全流程监督、全过程留痕。同时,还指导制定了党员档案管理“五项”制度,建立档案转入、转出、查阅工作台账,做到接收档案必完整、转出档案必有向、查阅档案必有痕,防止党组织关系转接时出现“人档分离”的现象,为农村党员档案规范管理上好最后一道“保险”。图片附件“我们今年将全乡***多名党员的档案进行了规范整理,然后将所有档案移交到了市档案馆。”梧桐树乡党委副书记杨莉说。为了严格规范新发展党员档案前端保管工作,“一流程一复审一收集”的闭环管理模式,集中保存发展党员阶段的过程性档案,党员转正后整体移交至市档案馆保存,有效解决了农村党员档案材料不全、管理不善、查阅不便等老大难问题。据了解,今年年初,市档案馆坚持用创新的思路抓工作,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在全区首次开展农村无职党员档案数字化及保管利用工作,打造无职党员档案室,收集、整理、数字化处理各乡镇积存的****件无职党员档案,进一步改善了乡镇无职党员档案保管条件。图片附件“市委组织部投入了**万元强化基础设施,在梧桐树乡建立了一个档案室,在市档案馆也建立了一个档案室以及无职党员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平台。”市档案馆工作人员马银双说。通过党员档案前端保管和后端数字管理,各乡镇无职党员档案规范整理、收集后,移交进馆作数字化的处理,实现了从纸质化到数字化的转变,解决了各乡镇无职党员档案保管不善、丢失严重等问题。下一步,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党员档案信息化管理,完善数字化党员档案库,持续优化服务功能,实现党员档案随时可查,让党员档案管理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