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工作动态]【央广网】山东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十年:畅通南北经济循环四条“生命线”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央广网济南**月**日消息,**月**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南水北调工程通水运行十年来,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带来的显著效益。发布会上,******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姜延国表示,山东南水北调工程在通水运行的十年间充分发挥了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这四条“生命线”的显著效益。优化水资源配置的生命线。山东南水北调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在齐鲁大地上形成了南北畅通、东西互济的“T”字形“动脉”,通过实施科学调度,将南来之水播洒在齐鲁大地**个市、**个县(市、区)。通过北延应急供水,天津、河北等地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山东地区、华北平原的供水格局和水资源配置得到持续改善和优化,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撑。同时,协助地方政府泄洪、分洪*.**亿立方米,为沿线地区安全度汛提供了坚实保障。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的生命线。山东南水北调工程每年可为全省增加**.**亿方的净供水能力,有力保障了全省特别是胶东地区供水安全,有效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如****、****年山东大旱之年,山东南水北调工程一度成为保障青岛、烟台等城市供水安全的主力军;****年以来,青岛市引江水量年均*亿方左右。同时,通过实施一系列综合水质保护措施,山东南水北调工程输水干线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Ⅲ类以上,很多受水区群众彻底告别了世代引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的生命线。山东南水北调工程自运行以来,通过水源置换等措施,累计生态补水*.**亿方,有效保障了沿线河湖生态用水,改善了南四湖上级湖、东平湖生产、生活、生态环境,避免了湖泊干涸导致的生态灾难,济南“泉城”再现四季泉水喷涌景象。沿线受水区各河流湖泊利用抽江水及时补充蒸发渗漏水量,蓄水保持稳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北延应急调水*.**亿方,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浅层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京杭大运河更是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工程沿线形成一条“绿色生态长廊”。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山东南水北调工程将南来之水转化为发展优势,为促进山东及华北地区重要经济发展区、粮食主产区、能源基地的各类生产要素在南北方优化配置,保障国家重大战略、重大活动的实施,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支撑。随着工程供水范围逐步扩大,沿线地方优化配置南水北调水、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等类水资源,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同时,通过工程大大提升了东平湖、南四湖到省内水上通道运输能力,实现了山东内河航运通江达海,为全省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澎湃动力。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