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 推进“百千工程” 为走出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作出延庆贡献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本报讯(记者 任颖 王宇琦)**月**日,延庆区“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动员部署会议召开,落实市级会议精神,对延庆区相关工作进行安排,动员全区上下提振精神、真抓实干,以“百千工程”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全面提速提效。区委书记于波强调,要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深刻把握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新特征,以为民情怀、系统观念、实干作风,确保延庆区推进“百千工程”出成效、见实效,为走出一条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作出更多延庆贡献。区委副书记、区长叶大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吕桂富,区政协主席张远出席。 于波指出,“千万工程”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千万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尹力书记在****年北京市“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动员部署会上进一步为我们提出了要求、明确了路径。要切实激扬“五种劲头”,一体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落实。 于波强调,要抓建设、提品质。硬件要过硬,切实抓牢抓细惠民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有序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和提档升级,从严抓好村庄风貌管控,打造出具有延庆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乡村,以一流标准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软件要跟上,紧扣农村需要、农民需求,着力抓好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养老助老服务等工作,切实让广大农民享受到更加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 于波强调,要抓产业、促增收。做精特色产业,示范村、提升村要依托“延庆东南山·九沟十八湾”“妫水农耕”等乡村振兴品牌,深入做好“土特产”文章,持续推出一系列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全季乡村旅游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其他乡镇、村要抓住“百千工程”契机,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努力打造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种植产品。做活集体经济,持续育好经营主体,继续丰富完善“合作社+企业+农户”等经营模式,积极探索多样化利用途径,想方设法把集体经济做实、搞活。做实就业增收,进一步完善村集体、农户、企业等多方成本投入、经营管理、收益分配制度,在着力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同时,实施好农民充分就业工程,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在奋斗中努力实现增收致富。 于波强调,要抓治理、强效能。提升治理水平,始终坚持把法治挺在前头,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积极推广“村民说事”“书记工作室”等经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以“有解思维”推动多元“解题”、攻坚“破题”、高效“结题”。用好接诉即办这个重要抓手,主动向前解决好“每月一题”,切实把好事、实事办到农民心坎儿上。提升乡风文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群众形成良好行为规范,多措并举培养好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于波强调,要抓党建、保落实。压实责任,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树立全区“一盘棋”意识,统筹政策支持、人才支援、资金保障等措施,向“百千工程”聚焦,向示范村、提升村倾斜,切实做到同题共答。夯实基础,结合高质量推进“美丽延庆·五彩党建工程”“强基工程”“未来工程”“延揽工程”,着力打造“五兴”党组织,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谋发展、促振兴的能力水平。严实作风,结合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大兴调研之风。同时,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切实以乡村振兴的工作实绩实效检验领导干部的担当作为。 会议作了工作部署。 区领导刘瑞成、索轶军、杨新光、丁章春、马红寰、管小丽、苏礼华参加。 本文来源《延庆报》 如有转载,请注明源自《延庆报》 查不到的内容请点击网址http://***.******.***.cn/yanqing/ywdt/jryq/yq********/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