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中建七局:打造城市建设运营“昆山样板”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发布《关于下达****年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的通知》,由中建七局申报的“江苏省城市排水管网智慧监测及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获批。据悉,该研究中心是中建七局今年获批的第三个省级高端研发平台。
图片附件
从防汛防台应急抢险的“急先锋”到管道堵塞疑难杂症的“神医”,再到雨污水管网养护的“专家”,落户昆山*年来,中建七局积极投身新型城镇建设实践,做强细分运营业务,提升整体运营服务能力,借助“政产学研用”城市运营联盟平台,以昆山市中环内管网养护工程为依托,以“建设服务商、投资开发商、城建运营商”三商一体发展理念为依据,实现城市高效率运行、高水平服务、高质量发展,共建智慧韧性城市,倾力打造城市建设运营“昆山样板”。
图片附件
*“城市管家”探索治理新模式加快推进条块融合,打破政府职能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的壁垒,推行“管运分离”模式,是减轻政府城市运营成本、提高城市治理效能的“快速通道”。
作为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力量,中建七局携手昆山市政府,参与城市雨污水管网运营管理,以昆山市中环内管网养护工程为依托,共同探索融合城市地下和地上、市政设施于一体的城市运营“昆山样板”。
图片附件
目前,中建七局运营的昆山管网养护项目,包括昆山**个泵站片区,养护周期*年,总覆盖面积**平方公里,雨污水管道总长****公里,是全国率先采用污水浓度为考核指标的项目。下一步,中建七局将以该项目高品质运营为起点,撬动更大范围的城市管家试点业务,“突破”地面的边界、“打破”围墙的局限,并在此基础上,融合城市安全保障、城市运营联盟、科技创新联盟等城市生命线业务,探索打造“中建城市防线”。*城市管网更智慧更高效中建七局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加快城市管家智慧管理平台打造,将业务场景纳入智慧平台,建立城市生命线立体监测体系,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降低城市运营成本。从无序式抢修、全人工巡检到集约化管理、智慧化运营,中建七局联合市水务局开发了排水管网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了数据信息集约化管理,资源利用更加高效,运营调度更加有序。
图片附件
创新工作方法,中建七局团队历经近三年的城市运营实践,总结建立了“普查发现问题—治理方案形成—施工改造建设—后期长效养护”一体化机制,还编写整理了《有限空间管网养护施工安全标准化作业手册》。
在管网运维管理中,中建七局与河海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研发工作,共建“坝道工程医院苏州分院”,进行排水管道智能巡检机器人研发和针对排水管道巡检修补一体化作业的特种机器人研发,打通管道智慧化巡检到非开挖修复的全场景技术路线。*党建引领增进民生福祉金龙农贸市场的刘大姐,再也不用担心污水溢出流进沿街的小店里了;一夜暴雨倾盆,玉山中学路面积水过而不留,学生们备好的雨靴派不上用场了。这些变化正是中建七局项目团队深耕昆山雨污水管网近三年的辛勤成果和智慧结晶。
在应急抢修中,项目人员发现,建筑垃圾、油污拥堵物是管道堵塞的“病灶”所在。传统高压射水疏通法力度太小,往往治标不治本。项目部探索出“铣刀+‘杼井易水’疏通法”,通过铣刀将结块的油污、建筑废渣切成小块,再利用“杼井易水”将管道内的淤积物清理到检查井,最后将淤积物抽吸到吸污车。
图片附件
“大雨不停我不停,积水不退我不退!”这是昆山管网项目团队铿锵奋战的初心使命。今年春夏期间,暴雨来袭,影响市民正常生产生活。每逢风雨交加的时刻,中建七局昆山管网项目民生保障行动小组总会不分昼夜连续奋战,以确保城市管道畅通无阻。
项目党支部以“璞玉昆成 合一先锋”党建特色品牌为引领,成立民生服务保障行动小组,聚焦学校、医院、社区等公共区域,全力推进“党建责任区标准化、CI覆盖标准化、安全防护标准化”三化合一,将支部建在一线服务岗位上,倾情倾力把央企实力发力在昆山城市建设和美丽靓化上。截至目前,项目团队累计完成雨污水管道养护****公里,检查井清掏**万个,民生应急抢修*****起,赢得百姓连连点赞。
携手相关部门,中建七局扎实精耕城市基础工程,深度融入和服务城市发展,以匠心“建”证城市蝶变,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让一幅宜居宜业、美丽和谐的幸福画卷在鹿城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