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精准发力 多点突破 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水平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今年,兰州市民政局认真践行爱民理念,倾心为民解困,扎实推进城乡低保、特困救助人员提标工作,严格按照目标任务,科学提高救助标准,适度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及时将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织密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一是科学测算,全面提高救助保障标准。结合兰州市实际,按照不低于省级指导标准要求,科学测算我市低保、特困供养提高标准。确定从****年*月*日起,城市五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元提高到*****元,三县由每人每年****元提高到****元。农村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元提高到****元。城乡特困救助供养对象基本生活标准按照分别不低于城乡低保标准的*.*倍确定,分别由年均*****元、****元提高到不低于*****元、****元。照料护理标准根据保障对象具备生活自理能力、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分档,年标准达到全自理****元、半护理****元、全护理****元。 二是严实作风,全力推进低保扩围增效。对城乡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继续按照《兰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实施办法》(兰民发〔****〕***
号)相关规定落实“单人户”施保政策。除上述对象外,所有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均可单独提出低保申请,其中,依靠兄弟姐妹或者 **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供养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对其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评估认定时,兄弟姐妹给付的供养费用不计入收入;**周岁以上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其财产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给付的供养费用不计入收入。截至**月底,全市共有低保边缘家庭****户****人,符合单人户施保****人。 三是精准认定,规范核对家庭经济状况。严格按照《兰州市特困人员认定工作实施细则》(兰民发〔****〕***
号)《兰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实施办法》(兰民发〔****〕***
号)规定,对于维持家庭生产生活的家电产品;残疾人用车、生活用摩托车和三轮车、电瓶单车等代步工具;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等筹集的款项在认定时予以豁免。对于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因病、因残、因学等造成的必须支出在核算家庭收入时一并扣减。对就业人员就业成本按照务工地同期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予以扣减。截至**月底,全市现有农村低保*.****万户*.****万人,累计发放补助金*****.**万元;全市现有城市低保对象*.****万户*.****万人,累计发放补助金*****.**万元;全市现有农村特困****户****人,累计发放补助供养资金****.**万元;全市现有城市特困人员****户****人,累计发放补助供养资金****.**万元。 四是补充兜底,深化困难群众临时救助。严格遵循户籍地、常住地、事发地原则,对具有本市户籍或持有《兰州市居住证》的人员以及非本市户籍流动人口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受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靠自身和家庭无力解决以及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者享受救助之后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通过临时救助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生活保障。畅通急难社会救助申请和急难情况及时报告、主动发现渠道,建立健全快速响应、一事一议个案会商“救急难”工作机制。截至**月底,实施临时救助****户*****人次,支出救助资金****.**万元。(社会救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