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张家界——桑植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清一提”行动系列报道之一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全媒体记者 向欣在诗人笔下,山乡村庄从来都是落笔的最佳选择。若是写村庄的安宁生活,他们会写“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若是写村庄的春日盛景,他们会写“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若是写村庄的朦胧之美,他们会写“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唐诗宋词里的村庄,充满浪漫主义。若镜头对准今天的乡村故土,你当有哪些反馈?在桑植县的乡镇村居里,给了我们最直观的视觉冲击和享受。格调统一的房屋被装饰得充满民族特色,水泥路被铺上了五彩的颜色延伸进了家家户户,房前有菜园屋后有小花园,村里的停车场不仅免费还很宽敞,且与时俱进地搞起了垃圾分类。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第一步就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今年,桑植县在**个乡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四清一提”行动为抓手,从细处着眼、难处着手、实处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地头垃圾、生活污水、卫生厕所、庭院改造等“关键小事”,让每一个村居都折射出日新月异的递迁,这份改变,既诗意又硬核。统筹推动,一张蓝图绘到底“上个月的排名刚结束,这个月的又开始了,真的很紧张。”桑植县利福塔镇金家台村在上个月的考核排名中排名前五,但村支书张亚莉仍旧充满紧迫感。究竟是什么使得他们如此内卷?桑植县通过设置由上至下“一把尺”定奖惩,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桑植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构建了县级领导包抓、县直部门分类主抓、乡镇承担主责、村组具体实施、村保洁员专职负责的五级联动格局。今年初,出台《桑植县****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清一提”行动方案》,在常态化开展“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的基础上,以清理农村垃圾、清理残垣断壁、清理乱堆杂物、清理面源污染、村容村貌得到巩固提升为主要任务,实行月排名、季奖惩、年考核,形成县对乡(镇)、乡(镇)对村、村对组、组对户的逐级考核评比机制。垃圾怎么分?污水怎么治?河道怎么管?桩桩件件,都决定了人居环境整治的最终效果。**个乡镇探索出各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上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在刘家坪白族乡,乡镇一级当好一线总指挥,村“两委”派出专干,各村河长、林长、田长、路长和组长成为主干力量,形成了乡+村专干+五长的组织体系,统筹利用全乡现有资源,做到组内环境卫生“五清”,河道“四无”,田间地头“两回收”,林区“一巡查”。“五长”,成为各乡镇推进“四清一提”的主力军。在利福塔镇,网格化管理是人居环境整治的主阵地。全镇细化**个整治网格,干部分为多个小组,实现一个小组负责一个网格,确保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目前,全县**个乡镇均已建有乡镇生活垃圾压缩站,已将乡镇生活垃圾转运工作实行市场化运作,乡镇生活垃圾统一转运至县城进行集中处理。农村垃圾治理基本实现了有机构、有队伍、有经费、有制度、有督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全覆盖,**%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在桑植,乡村无垃圾,确实存在。机制带动,一花引来百花香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谁来干?桑植县通过党建引领、先锋带动等机制做法,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鼓励村村各显身手。鼓励乡镇利用三级网格管理模式,将责任区划分到网格,将工作压实到个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存盲区”,打通环境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屋场会”“微信群”等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红黑榜”制度,掀起了各村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热潮。“这个小院子,我每天打扫四五次。”今年**岁的的向桃香,是村里的卫生监督员,不仅严于律己,还负责自己这一组的环境卫生,年事虽高,眼里可容不得一点垃圾。在利福塔镇金家台村,人人都是向桃香,人人都是环境卫生治理的主角。“周围的邻居都把庭院搞得漂漂亮亮干干净净,我们家也不能落后。”在利福塔镇青龙村,像王腊秀这样有“攀比心”的村民,不在少数,大家都铆足了劲儿,打造属于自己的“美丽庭院”。这都得益于村支书伍永清的反向宣传法。“庭院建得漂亮,娶媳妇都比别人容易。”伍永清说,只要有人开始带头,村民间就会互相追赶,氛围一下子就起来了。青龙村自去年开始“美丽庭院”建设以来,全由村民自己做主,自主规划自主建设。现在的青龙村,有了亭台轩榭的布局,有了花草树木的映衬,有了近景远景的层次,有了建筑的美学。在桑植县,像青龙村这样由村民自己进行村庄建设的不在少数。他们实行“自主管理、自议方案、自筹资金、自建项目、自调矛盾”,推动共治、共建、共享。党员家庭率先亮身份、亮承诺,群众通过参与积分评星等自主激励机制,自发参与管护,共建美好家园。秀美屋场施粉黛,乡村颜值添秀色。截至目前,全县已评选“美丽庭院”户*****户,有效改善了农户居住环境;***个行政村村内道路基本得到了硬化。乡村民居秀在环境“硬件”,美在文明“软件”,对美好环境的爱惜,成为了居民发自内心的追求,促使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常态长效的美丽升华。关键小事,让乡村生活更宜居从美丽乡村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对乡村建设内涵和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在桑植县开展的这一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清一提”行动,除了村庄面貌的整体提升,农民群众关心的生活污水、卫生厕所等“关键小事”也有了解决方案。“家里通了自来水,接上了污水管网,刷锅洗碗的水不再到处乱倒了。”王腊秀家的厨房,干净明亮,她说,生活污水排放问题解决后,房前屋后路面干燥整洁,夏天苍蝇蚊子少多了。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桑植县目前共修建二级以上化粪池共计*****多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全县涉农行政村***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为**个,治理率为**.*%,污水乱排乱倒现象明显减少;已建成并运行**座乡镇污水处理厂,提前完成了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的任务要求。解决突出问题,补齐环境短板,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桑植县深谙”小厕所、大民生”之道。****年,全县已完成****个户厕建设任务,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现在的桑植农村,因为有好生态,进而有了好前景,涌现出的乡村新业态展现出了百姓对乡村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折射出了桑植农村发展步入“和美”新阶段,这里已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