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岗位送到家门口,社区就业暖民心 ——大余县城市社区管委会石桥下街社区荣获省级星级充分就业社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在创建省级星级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中,大余县就创中心与石桥下街社区一道,认真摸排辖区内各类经营者的招工用工需求,将各种岗位供给和就业需求做到有机衔接,积极适应新经济新业态发展,以“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为指引,为不同群体提供灵活就业的岗位。
营造氛围,提高就业行动“知晓度”
充分发挥社区“两委”干部、专职网格员“三员”作用。通过微视频、入户走访、政策解读等多种形式,宣传灵活就业政策,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构建“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线上线下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模式,依托“线上+线下”全覆盖模式,让居民能及时掌握岗位信息需求情况,着力打造“三公里”就业服务圈。
深入摸排,提高就业群体“参与度”
通过结合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清查工作,对周边个体户、企业上户摸排。通过“零工超市”、“就业驿站”等各项就业创业帮扶平台,为**余家企业发布招聘信息,着力解决居民就业“供需”问题。同时建立起“企业+平台+居民”的社区就业模式,双向引入用工企业与劳动者,以社区为“圆心”,实现社区居民就近就地就业,扩大居民生活的幸福“面积”。温馨服务,提高就业服务“精准度”社区聚焦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创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同时积极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宣传活动,让待业人员参与到就业技能培训中来。通过县零工超市定期举办招聘会,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等群体实现就业。
就业有亮点,服务谱新篇。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介绍:石桥下街社区的特色亮点——探索“***”工作法,构建“充分就业社区”。一是打造*个网络,拓宽家门口就业机会。以社区网格为中心,零工超市、就业驿站为载体,通过“超市+驿站+困难群体”的模式,构建一个规模化就业信息网络。二是建好两张需求清单,促进就业供需精准匹配。聚焦企业和求职者“两端需求”,全方位摸底调查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就业意向,建好“岗位缺口清单”;摸清就业需求底数,掌握人员基本情况和技术能力,提供就业指导。三是发挥*类人员作用,提升困难群体就业能力。发挥好“园区企业+培训机构+用工信息员”三类人员专业作用,帮助扶持困难群体提高就业能力,找到合适岗位。
社区“小阵地”,将发挥基层“大作用”。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表示:县人社部门将加强调研指导,及时总结推广社区充分就业好的做法,交流工作经验,指导各社区有序开展工作,紧贴市场需求,创新思路举措,统筹谋划,精准发力,高质量建设社区就业驿站,为求职人员和用工单位搭建一座就业“连心桥”。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