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东亭乡:走好农业污染面源治理“第一步”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冬日晖晖,暖意融融,**月*日一大早广德市东亭乡东乐农技站的李立就拉起卷帘门,今天是个好日子,市农业执法大队和乡农业农村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要来他家验收农业废弃物回收收储点。
打开后院仓库,一袋袋农业废弃物整齐的码放着,丝毫不乱,不一会儿负责验收的工作人员就准时到达了,验收工作也有条不紊的开展。
“**斤,好,下一袋。”负责称重的工作人员一丝不苟的记录着数据。
“****年,东亭乡由过去的一年只能回收***多斤农业废弃物,直线上升至****余斤,农业废弃物回收收储点也由过去的*个发展到现在的*个,在收储能力增加的同时,也方便了村民就近兑换。”参与此次验收的乡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副主任廖军介绍说;“过去,只要是农忙过后,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农药瓶,这些“漂亮”的瓶子多为塑料或玻璃制品,不易降解,且残留农药会对土壤、水体造成二次污染,时间一长,甚至会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污染面源的罪魁祸首之一。”
近年来,东亭乡积极推广使用农资经营网点“进销存”系统,将规模生产主体采购量、经营主体销售量和回收量纳入全市网上平台监督,实行农药实名制购买,使管理资料从碎片化向可溯化转变,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提供信息支撑;同时倡导“自销自收”、“以瓶(袋)购药”等措施,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废弃物回工作收只是我们减少农业污染面源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东亭乡将持续围绕加快淘汰高毒高残农药,推广适用不同作物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推进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以及有机肥料的应用等方面,切实开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工作,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坚定不移的守护东亭乡的“绿水青山”。”东亭乡党委农业负责人魏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