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如何服务双重身份的“村居民”?党建引领让他们人散“心”不散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现在要办什么事、反映什么问题,打个电话或者就近找党员志愿者就能解决,不用自己跑村,方便多了。”提起金山区金山卫镇永久村党总支,不少村民表达了认同。近年来,虽然永久村的村民已经全部安置上楼,拥有了“村居民”的双重身份,但村党总支的凝聚引领作用并未减弱。为了提高服务村民的能力,永久村党总支结合实际,深化“共驻共联先锋在线”党建品牌,坚持与居委会共同在“微格治理”上出真招,将服务群众化为日常。党建引领让村民找到“家”永久村是金山卫镇最早一批开始动迁安置的行政村之一。自****年开始,出于二工区逐步发展、防护林建设等各种原因,村民们陆续安置上楼,到****年左右,整个村***多户村民已经全部迁出,分散在金山卫镇、山阳镇等十几个小区。打乱了行政村原本的编制,但村民们的关系仍然在村委会,为村民办事和村务管理带来不便。“村委会离得太远了,办事情不方便。有些政策落实不是很清楚,碰到什么邻里矛盾也不知道找谁第一时间进行调解。”据永久村党总支书记张红妹介绍,当时,收到村民们的抱怨后,村党总支当即行动,谋划并推出了“共驻共联先锋在线”党建品牌,与村民所在地居委会结对共建,一起参与社区事务治理和村居民管理。同时,继续发挥村小组长、党员的沟通联系作用,建立起以总网格长、子网格长、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志愿者联系群众的“四联”模式,将党组织和党员的影响力覆盖到每个居民区中。“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村民需求,及时掌握民意,收集各类信息,帮助村民协调解决各类困难。”张红妹说。通过党建品牌作用的发挥,村民不仅办事少跑路,与村委会、居委会的联系也更紧密了。“移动的支部”人人都是志愿者永久村*组村民陆某海一家,因为父母年迈多病、子女年幼,家庭没有收入来源等原因,导致生活窘迫。由于安置地在北门居民区,永久村党总支和北门居民区共同协调帮助其申请了低保,解决了家庭生活困难问题。*组的村民裴某奇是一名独居老人,因患有脑梗,自理能力差,生活不便;永久村党员宋建良得知情况后,及时将情况反馈给村民政干部,帮助其顺利搬入敬老院生活,为他解决了后顾之忧……近年来,通过村居联动、党员作用发挥,帮助安置村民解决困难的案例不在少数。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进一步发挥党员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永久村结合“微格治理”工作法,将原有的党小组重新按照居住地划分,建立了“群众-党员-党支部-党总支”四级联系网,充分发挥党员联系群众的积极作用,形成了微格里有党员、有困难找党员的诉求解决渠道。目前,永久村党总支及各级党组织在微格内主要承担政策理论宣讲、调查排摸走访、诉求信息搜集、矛盾纠纷调解、困难群体帮扶五方面功能。“我们以党支部和党小组为阵地,以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每月各党支部都会交流近期党小组中搜集的各类问题诉求,并汇总到党总支共同推动解决。”张红妹说,“哪里有村民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村民需求哪里就有党员服务。这也是‘共驻共联先锋在线’开展的初衷。”让示范引领成为行为自觉翻开永久村党员志愿者张士明的笔记本,这段期间进行了什么学习,做了哪些志愿活动,都记得整整齐齐。“微格治理工作的深入,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大家,平时学习讨论、开展活动,党员们走几步路就能到,省去了跑村部的麻烦,让党员活动更容易坚持。”张士明说。“这是谁家的凳子,记得放到家里不要拿出来”“这是谁家堆放的呀,不要我们搬走啦……”在社区环境综合整治中、在各类志愿服务中,永久村党组织引领、党小组长(网格长)和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社区共治氛围正在形成,一个个“小堡垒”释放出了大能量,社区大家庭的关系也更加融洽。据悉,为了更好地激励党员,永久村党总支还推出了“积分制”管理,对在职党员和退休党员从带头提高学习、爱岗敬业、服务群众、遵纪守法、弘扬正气等不同方面进行测评。同时,将联系群众的评价、片区负责人的反馈与党员先锋模范指数考评相结合,进一步激发党员联系群众的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