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宝峰彝族乡多举措促进农民工就业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优化返岗服务。一是积极对接人力资源保障局等部门,整理收集各单位及企业复工复产、缺工人数和岗位信息,准确掌握农民工返岗时间、岗位意向、生活需求等信息,建立企业需求和返乡农民工台账,精准提供岗位对接、政策咨询、防护物资、行李搬运等服务。二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持续深入开展打好就业收入扩增宣传活动,全面落实就业帮扶载体吸纳就业一次性资金补贴、劳务中介组织和经纪人就业服务补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补贴等惠民惠企政策,补齐脱贫劳动力稳岗增收短板。主动加强区域劳务协作,建立新的劳务基地,拓宽就业渠道。(*)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建议国家给予重点群体就业政策上的倾斜,加大农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支持,帮助脱贫劳动力、移民群众、脱贫不稳定户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搭建就业平台,坚持网络宣传与现场招聘相结合,通过制作招聘抖音视频、公共招聘网发布岗位信息,“线上+线下”发布就业政策、招聘岗位、专列专车等信息,并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搭建岗位供需平台,实现“人找岗”和“岗找人”有效对接。并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项目等增加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就业帮扶车间、社区工厂等载体作用,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强化就业岗位供给,增加就近就业机会。(*)强化技能培训。精准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围绕农民工就业意愿和市场需求,集中力量开展易就业、收入高的工程机械操作、家政服务专项能力等培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依托当地特色产业、优势行业,聚焦家政服务、生活餐饮、养老服务等急需紧缺现代服务业,对脱贫劳动力、搬迁群众、农村留守妇女较多的地方,开展“养殖技术”、“家政服务”等劳务品牌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增强就业稳定性,提高工资收入。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宣传,深入调查辖区劳动力培训意愿和企业的培训需求,以群众意愿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遴选优质培训机构、引导有培训意愿的龙头企业、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精准制订培训计划和内容,开展“订单式”职工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水平和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