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时美”迈向“长期美”,高新区这里画出乡村“幸福图”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高新区运河村党总支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聚力“洁美乡村”百日攻坚行动,全力提升乡村“颜值”和“气质”,画出洁美乡村“幸福图”。党建领航,打造乡村新场景绿地改造,幸福升级。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结合运河红色文化主基调,对村委会前面约****平方米的绿化地进行风貌改造,将其打造为“运河红色走廊”。调整绿化、加装太阳能灯、增设凉亭、布置宣传氛围,改造后的绿化地生机勃勃,出门即公园,入眼皆美景,人们在家门口便能感受自然的气息。运河红色故事、运河群英、农耕文化展示……红色走廊不仅是党建文化的宣传阵地,也是群众幸福生活的大舞台,通过“微改造”提升村民幸福感。道路亮化,便民惠民。运河小区中心路原本就并不宽敞,再加上道路两侧违章搭建、乱堆物、乱种植,更显狭窄。“洁美乡村”第一步,我们对中心路北侧进行整治。运河村联合桥湾居民区开展“洁美乡村”先锋行动,经过一番整治成效颇显。为防止“脏乱差”卷土重来,村党总支趁热打铁,垃圾清除完毕后立即开工安装围栏,并增设太阳能灯光,目前已打造长度约***米的围栏。后续,将继续对围栏进行延伸,形成整齐风貌。乡风引领,展现乡村新气象走访宣传,用心用情。农村环境要改变,关键在村民,村民思想转变了,行动才能跟得上。勤劳朴实的村民眼中,宅前屋后的陈年堆物,始终舍不得丢弃。“洁美乡村”工作推进过程中,班子成员、村民骨干组团入户走访宣传,闲话唠家常,激发村民参与“洁美乡村”建设的热情。从观望到加入,从“要我整治”转变为“我要整治”,村民切实感受到人居环境的喜人变化,慢慢地便把整治人居环境当成“家务事”。活动育人,润物无声。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运河村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文化微公园、红色走廊等阵地为依托,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以及日常各类活动,开展主题学习、普法宣讲、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等,让乡风文明美在日常习惯里,在潜移默化中弘扬社会新风尚。近年来,运河村不断完善村规民约,逐步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干群齐心,绘就乡村新面貌榜样引领,凝聚力量。运河村坚持党建引领,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着力点,常态化组织“红日志愿服务队”开展洁美乡村行动,使志愿服务与村域环境治理同频共振,共同发力。“党建红”引领“乡村美”,党员带头示范,妇女、团青年等各类志愿者积极参与,靓丽的“志愿色”绘就美丽乡村“幸福色”,越来越多的村民也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在一次次整治行动中,焕发出了基层群众自治新的生机。村民自治,共建共享。助力乡村由“一时美”迈向“长期美”,不仅要靠环境美,更要靠村民的共同努力。根据走访排摸了解到,不少村民愿意清理堆物,但面对常年的堆物或是大件杂物,无力清除。基于此,村党总支一方面鼓励村民自行拆除鸡鸭棚、清理乱堆物,另一方面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组建以村民为主体的“洁美小分队”,对公共区域进行修缮美化、规整“小三园”,征得村民同意后,助力清理宅前屋后堆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