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竺镇】【天竺故事】“古韵遗风”之楼台村——萧太后的梳妆台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图片附件  温榆河畔  京东古镇  天竺历史悠久  文化积淀丰富  尤其以民间故事  和风俗传统  最为引人关注  本刊特意推出  “天竺故事”专栏  和您一起感受天竺悠久的历史  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韵遗风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古韵遗风是中华文明的一面小镜子,尽管反照出的只是星斑一点,但窥斑见一全豹,为今人及后人留下美好回忆。  萧太后的梳妆台  梳妆台是闺房必备之物,常见的多为几案桌台。可在楼台就得另当别论了,因为这梳妆台也是萧太后的行宫所在。  萧太后,字燕燕,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年仅**岁即临朝摄政,号承天皇太后。萧太后的一生颇为传奇。相传她自幼聪敏灵巧,心思缜密,诗文琴艺无所不通,文韬武略不逊儿郎,是历史上少有的女中豪杰。关于她在楼台村修建的梳妆楼,村里有个世代相传的故事。言说当年萧太后从北京去东大山(北山)经过楼台村时,曾在附近有小井的土坡处落脚。都说爱美是女人的天性,萧太后更是如此。再加上旅途乏累,见到清澈的井水非常喜悦。于是吩咐人打水梳洗,整理妆容。后来途经的次数多了,就安排人在土坡处建造了一座两层小楼的梳妆台,成为她往来经此的行宫。  可以想象,聪明绝顶、识见高超的萧太后的行宫,其美观瑰丽,其宏伟大气,必定如天宫降落在人间。随着岁月流逝、王朝更迭,昔日萧太后的梳妆台也辉煌不在。留下这段古老传说,在村内代代相传,让后人得以知晓梳妆台的存在。据说原来它所在的位置曾是村里最大的土坡,高达*米,面积约八九百平方米。村里老人说,民国二十八年(****年)那场洪水,整个村子都浸泡在水中时,洪水却只淹到土坡的一半高。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平整运动中,土坡被夷平,之后就改建为村民住宅了。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