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关镇:“壮、强、活”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从打造一支素质过硬、能力扎实的理论宣讲队伍,到“乡村名嘴”深入基层、传播乡音;从建设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到四季村晚等文化惠民行动登上群众舞台;从选树先进道德典型、模范,到家风文明建设蔚然成风...,今年以来,城关镇坚持以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为抓手,统筹规划、综合施策、有序推进,使得理论队伍“壮”起来、文化阵地“强”起来,文明实践“活”起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文明新风劲吹城关千家万户。 加强阵地建设,擦亮理论宣讲“金招牌” 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阵地平台作用,城关镇从“硬件”到“软件”对相关平台进行提档升级,努力打造成星级示范所(站)。吸纳文艺爱好者、青年教师、优秀骨干等,建立宣讲队伍,采取“小切口、微宣讲”的形式,广泛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的理论宣讲活动,拉近党的创新理论和基层群众的距离,各类宣讲受众人数达两万人以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已成为理论政策宣传的主阵地、群众感受新形势、新思想的第一课堂。此外加强各类文化阵地建设,翻新村史馆、家风馆、农家书屋,打造普法、廉政、党建等各类文化长廊,构建全镇“十五分钟”便民阅读圈,让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更有成色。 做实文化活动,谱写文化惠民“新篇章” ****年,城关镇开展四季送文艺下乡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吸引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民俗文化建设。先后联合县文旅体局、文化馆,利用重要节假日开展乡村巡演,热情的歌舞、生动的小品、接地气的三句半、更有黄梅戏、庐剧等各类戏曲竞相走上群众舞台,大放异彩,激起了乡村文化的“一池春水”,生动呈现了农村劳动人民的朴素智慧和乡村文化振兴的累累硕果,推动优秀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活”下来、“火”起来。此外,更有民间自发组织的艺术团体,无偿提供艺术培训,不定期开展送艺术进村(社区)、进企业宣传,民间文艺力量充分涌流。鼓楼、中大等社区充分发挥京剧票友会、长青老年表演队等多个群众演出团体作用,推动京剧等戏曲表演推陈出新、长盛不衰。 今年以来,城关镇组织完成了“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共计**场,文化惠民巡演乡村行*场,四季村晚*场,“送电影下乡”放映***场,群众性文化活动***余次。 传承弘扬好“非遗”。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在城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专设“非遗展示室”,邀请舒席制作民间手艺人苏成军展示和传授制作技艺。 促进文明创建,绘就乡风文明“新画卷” 城关镇积极开展“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卫生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充分发挥身边好人、道德模范“领头雁”作用,激励推优,典型引领。推进好人事迹宣讲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今年,评选“最美家庭”*户、“美丽庭院”*户。 在全镇干群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选树文明示范典型,让群众成为创建主体,形成文明创建合力。健全村(居)规民约,完善群众自治组织,大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促进移风易俗有气象、吹新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徐徽)
查看隐藏内容